慎海雄:“新闻+创意” 构建主流媒体融合发展“新常态”(2)

慎海雄:“新闻+创意” 构建主流媒体融合发展“新常态”(2)

“新闻+创意”:新华社融合发展之探索

尽管传统媒体为融合发展进行过多种尝试,希望借助新媒体弥补读者大量流失而造成的损失。但是,从国内外主流媒体多年的实践经验来看,简单地将平面媒体内容搬上新媒体的所谓融合不但没有带来1+1>2 的预期效应,反而使传统媒体将大量内容资源无偿地“为他人作嫁衣”。这种模式持续下去,最终结果很可能是,自己成为自己的“掘墓人”。

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和新兴媒体发展规律,强化互联网思维,是媒体融合发展成功的关键。在“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是通讯社”的年代,传统媒体在话语权竞争的诸多方面不占优势,越来越难以适应传播生态的剧烈变化。如果简单地将纸媒与新媒体技术嫁接,就以为融合大功告成,显然是幼稚的,在实践中也是难以为继的。必须强化互联网思维,从新媒体的传播方式、话语体系等规律中汲取养分,“反哺”传统媒体并推动其改革创新,巩固和壮大主流媒体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环境正在出现一种新的生态,新媒体语境也在形成中。“有理不在声高”,在新媒体环境下,说什么、怎么说、何时说,都需要摸索。新媒体交互、平等、开放的特点决定了我们不能简单地将过去一些传统媒体的习惯性做法,以“我说你听”的单向传输形式,直接搬到新媒体终端上。在新媒体的语境下,光有满腔热情还不够,要把握好时度效,把握好传播的科学性、艺术性和有效性,要理直气壮,更要润物无声;要正面出击,也要学会迂回作战。在许多场合许多议题上,居高临下的说教、刻意拔高的“完美”,在新媒体舆论场往往激起逆反心理,甚至捅娄子、帮倒忙,放大负面影响。主流媒体的新媒体风格,应该是大气谦和、开放包容,心平气和、平等以待。新媒体环境下的新闻竞争没有第二只有第一,抢新闻就看谁首发多、独家多,而比创意就看谁的点子新、谁的吸引力强。

在过去的一年多时间里,新华社贯彻落实李从军社长提出的“集成服务”理念,应用前沿的数字传播技术努力创新、创意、创造,做了很多有益尝试,引领全球传媒之先。“新闻+创意”已成为新华社探索媒体融合发展的成功之路。比如,陆续推出了《三北造林记》《面向未来的赶考》《治国理政一年间》《中国梦 追梦故事》《上海自贸区》《改革时代人物志》等三十多个大型多媒体集成报道产品和“轻应用”产品,创造性地实现了“沙画新闻”“萌图新闻”“动图新闻”等创新,受到新媒体用户欢迎,产生了强烈社会反响,实现了在新媒体、全媒体时代的传播引领。

新华社新媒体中心设计制作的国内首部沙画新媒体融合产品《“山神”刘真茂:我用一生护青山》巧妙运用我国传统的沙画艺术,并与新媒体手段相结合,以创新的艺术形式讲述了传奇人物刘真茂在大山深处守山护林的感人故事。这部沙画特刊两天内点击量超830万。

《萌图:跟“习大大”学儒学经典》以漫画和动图形式,对习近平主席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讲话和《之江新语》一书引述的儒学经典语句进行了形象化释义。首次实现了移动融合产品的“动图”特效,大大提升报道贴近性和阅读体验;而且时效性强,在习近平总书记讲话全文播发不到5小时,画刊就在“新华社发布”客户端上重点推出。画刊推出不到一天时间点击数超过960万,用户对习近平主席引经据典的讲话内容和“动图+萌图”双重特效的新媒体表现形式好评如潮。

由新华社总编辑何平点题创意的《献礼新中国65周年特刊》,以10幅“奇幻照片”为素材,以歌曲《今天是你的生日,中国》为配乐,将新华社“老”照片与“新”技术无缝融合,突出“静”变“动”的神奇,运用介于视频与图片中间的新技术,集“照片”高精画质和“视频”灵动真实于一身,达到静中有动、动中有意、意中有趣的奇幻效果,让读者在经典与趣味中重温共和国走过的足迹,共同见证新中国的筑梦历程。

此前,新华社新媒体中心和国际部、国内部、摄影部、音视频部等共同推出的《习近平主席出席上合杜尚别峰会和出访“两亚”四国全扫描》《雪域天路60载》《习近平政协重要讲话典出何处》等一系列适合新媒体媒介和用户阅读习惯的轻量型视听产品,平均点击突破500万,最高点击数突破2000万,在新媒体舆论场产生热烈反响。

目前,大数据挖掘、词云图、信息可视化、“果壳问答”等已经成熟地应用于日常报道、集成报道、融合报道中,新华社集成融合产品体系已经蔚为大观。“新闻+创意”,作为新华社推进媒体融合发展的常态,必将是主流媒体拓展新媒体空间的一种常态。

责任编辑:赵婧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