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走自己的路”思想动因探析(2)

邓小平“走自己的路”思想动因探析(2)

“走自己的路”体现邓小平对世界形势的正确认识和时代特征的准确把握

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邓小平相继考察访问了日本、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和美国等。这一系列出访,特别是对新加坡、美国和日本的访问,主要围绕着这些国家最先进的工业和高科技项目展开。邓小平说:“我们派了不少人出去看看,使更多的人知道世界是什么面貌。”(《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32页)

这些考察,让邓小平深受启迪,他颇为感慨地说:“我懂得了什么是现代化。”他深刻认识到我国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深感加快中国现代化建设的紧迫性。在一系列考察中,邓小平也开始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谋划着蓝图。他认为,要大力缩小差距,必须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步伐。而加快现代化的步伐,就必须对外开放,引进西方先进科学技术与管理经验。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中国处于史无前例的开放世界中,只有对外开放,“引进来”“走出去”,才能得到发展,否则就会在世界现代化潮流中落伍,直至被“开除球籍”。这一系列考察,促进了邓小平对世界形势的正确认识和对时代特征的准确把握,初步形成了通过改革开放来促进中国与世界共同发展、互利共赢的战略大思路。这就成为邓小平主张实行对外开放基本国策,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思想动因之一。

把握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对于邓小平提出“走自己的路”思想尤为重要。邓小平指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问题,中国必须抓紧这一有利时机,集中精力搞经济建设,加快发展。他说:“中国太穷,要发展自己,只有在和平的环境里才有可能。”(《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82页)“我们诚心诚意地希望不发生战争,争取长时间的和平,集中精力搞好国内的四化建设。”(《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97页)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要尽快赶上国际先进水平,就必须拥有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大力发展经济建设。正是基于对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的正确判断,邓小平才能有信心提出“走自己的路”,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将上述三点思想动因进行理论升华,提出“走自己的路”的时代命题,这是一个思想认识质的飞跃。正是由于邓小平对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的揭示与灵活运用,强调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独立自主的思考与实践,尊重群众首创精神,以世界视阈把握时代特征,才能坚持和创造性地运用科学社会主义原理,从中国实际出发,揭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才能总结中国革命独创性经验和社会主义探索建设的历史教训,确立改革开放基本国策,提出“走自己的路”这一重大世纪命题。

(作者:东北师范大学毛泽东思想研究所所长) 

责任编辑:赵婧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