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瓦利泽布日多夫斯津:自成一家的建筑景观朝圣园,位于波兰中部的马佐夫舍省,1999年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世界遗产委员会描述:卡瓦利泽布日多夫斯津是一处将美丽风景和宗教内涵融于一身的文化景观。它的自然布景几乎完美地保留下来,其中包括一系列建于17世纪初具有象征意义的宫殿,它们反映了耶酥受难以及圣母玛丽亚的生平。至今它仍然是人们朝圣礼拜的场所。
卡瓦利泽布日多夫斯津是一处将美丽风景和宗教内涵融于一身的文化景观
美丽风景和宗教内涵融于一身的文化景观
卡瓦利泽布日多夫斯津有着壮丽的教堂,是一处令人屏息、叹为观止的文化景观。17世纪初,在这自然的景色中,逐渐诞生了一系列关于耶稣受难与圣母玛丽亚一生朝圣的象征地。
卡瓦利泽布日多夫斯津的出现要归根于大地主克拉科·米科莱(尼古拉斯)·泽布日多夫斯基。公元1600年,泽布日多夫斯基在扎列克山上建造了一个耶稣受难教堂,该教堂是以耶路撒冷地区的戈尔戈塔教堂为原型建造的。1601年10月4日教堂的祝福仪式上,泽布日多夫斯基决定建立基督墓小礼拜堂,跟耶路撒冷地区的教堂类似。为了确保神圣的建筑群能够得到精心的照料,米科莱·泽布日多夫斯基亲自邀请圣芳济会的修道士之父和兄弟(在波兰称为伯纳多德伊尼)到卡瓦利泽布日多夫斯津。1602年后不久,米科莱·泽布日多夫斯基开始建造一个带有小教堂的修道院。由于在建筑结构上与耶路撒冷有着相同之处,米科莱·泽布日多夫斯基于1604年就决定开放与耶路撒冷类似的朝圣地。在执行建造计划时,他得到了建筑师乔瓦尼·伯纳多尼和保罗·博达恩(出生于比利时)的竭力帮助。1609年,该修道院和教堂正式得以完工。而耶稣受难教堂和其他地方的小礼拜堂的建设(共24个)则一直持续到了1617年。
壮丽的教堂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