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延长车票预售期”背后带来的思考(2)

【案例】“延长车票预售期”背后带来的思考(2)

延长车票预售期 可解决春运“一票难求”?

目前我国高铁基本成网,铁路客票相对紧张的状况主要出现在春运、暑运和黄金周等客流高峰期,而最紧张的时候非“春运”莫属了。虽然离2015年“春运”尚有2个多月时间,但铁路部门已开始进入“春运模式”了。铁路部门宣布将延长车票预售期,提前售票时间从30天到60天不等。这对于一早就能确定春节回家时间的旅客来说无疑是利好消息,延长客票预售期后,旅客不仅可以提前购买春运客流高峰期的去程车票,还可以提前买到返程车票,一次性解决往返问题,而且由此还可以把售票的高峰期和乘降的高峰期错开。另外,延长客票预售期可以使广大旅客能够提前了解铁路运力情况,合理选择不同的交通工具,妥善安排行程。

但车票预售期延长后,民众出行是否就会更加顺畅呢?春运期间“一票难求”的老大难问题是否就能得到解决呢?现在下定论还为时尚早,但是在总运力没有增加的基础上,单纯靠延长预售期对“一票难求”的春运起到的作用估计也是“杯水车薪”。而对于“春运”大军—返乡务工人员往年遭遇到“买票难”的问题,铁路部门也只是说将在2015年1月上中旬,使用临客列车票票额以及学生票的剩余票额,用来办理务工人员团体往返票,同时进一步增开临客。显然,务工人员“买票难”问题目前仍难得到很好解决。

当然,要破解春运“一票难求”这个老大难问题,也不可能一蹴而就,而仅靠延长火车票的预售期来实现,那也不现实。而要真正破解春运期间“一票难求”的难题,还是需要有关部门进行全方位系统协调的治理方式,一方面交通部门要统筹好春运期间的运力资源,合理调配增加运力,科学编制运输方案,做到多种运输方式优势互补、无缝对接,变竞争为协作,发挥最大作用。

另一方面通过企事业单位、大专院校调整假期时间,避免出现中心城市间集中放假,做好疏导分散探亲流、学生流,避免集中扎堆。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要解决好返乡务工人员买票过程碰到的各种现实难题。唯有这样,才能满足大众出行需求,春运“一票难求”才会改善。

延长预售期可稀释集中购票

延长火车票预售期,几乎遭到了网友的普遍反对:有网友认为,该做法十分“坑爹”,两个月后的事情变数很大;有网友认为,火车票将更难买,退票率大增;有网友担心临时出行买不到票;有网友建议,在出台类似规定前应该先开个听证会,广泛听取大家的意见。同时,业内专家也不看好,认为列车不增加,运力不变,即使预售期提前到三个月半年,仍有很多旅客买不到春运车票。

这些说法,有的不能说没有道理,但有的只是一种猜测。春运火车票“一票难求”是个综合问题,主要问题是短时间内旅客数量剧增,铁路运力不足,不能满足旺盛的市场需求。

不过,延长预售期也是缓解春运压力的有效方法之一。延长预售期,放宽春运购票时间,可以起到稀释旅客集中购票的作用。比如,对于一些计划性强的工种、工作岗位和长途旅客而言,可以提前计划好回家过年的行程,避免按常规预售时间排队购买春运火车票,可以起到一定的缓解集中购票的压力。

事实上,即使有的旅客行程可能发生变化,但这往往属于特殊情况,只有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才被迫改变计划,而对于这种变数,哪怕提前一周预订火车票,也可能发生,也就是说,并非所有预售票与延长预售期有直接关系。

重要的是,延长火车票预售期,铁路方面可以进一步提前掌握旅客流动情况,并根据预售火车票情况对运力作出统筹安排,方便铁路方面调度运力。可以说,预售时间再延长40天,将为铁路方面更加超前调度春运力量提供数据参考,方便铁路方面早作计划,避免临时打乱仗。铁路方面也只有提前掌握了市场需求数据,才能作出科学、有效的安排和调度,比如,加开临时列车。

因此,延长火车票预售期虽然会附带产生一些副作用,但延长火车票预售期不妨一试。

责任编辑:佘小莉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