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尼亚总统选举11月17日惊现逆转,首轮投票以10个百分点领先的现总理蓬塔,在第二轮投票中反以近10个百分点的差距败给反对党候选人,锡比乌市长约翰尼斯,这一结果出乎大多数人的意料。那么,约翰尼斯为何能反败为胜呢?
(图片说明:11月17日,罗马尼亚基督自由联盟候选人、锡比乌市长约翰尼斯出席在首都布加勒斯特举行的新闻发布会。)
海外选区成蓬塔“阿克琉斯之踵”
最近两年来,执政的社会民主党在友党的支持下控制着议会参众两院,执政基础稳固,42岁的社民党领袖蓬塔在本次总统选举中拥有天地人等诸多优势。反观基督自由联盟推出的候选人约翰尼斯,既无中央政府工作经验,又无能言善辩的口才,他的团队也根本无法与蓬塔强大的团队相比。民调机构在两次电视辩论后发布调查结果称,蓬塔将以55%的得票率赢得选举。
不过,早在几个月前,有分析人士在谈论总统选举形势时就指出,从各个方面来说,社民党候选人在罗政坛尚无人可比,他的对手也早已看清,正面交锋几无胜率,翻盘的唯一希望就是抓住和利用他的破绽或失误。
右翼势力渴望的破绽终于出现。在11月2日举行的总统选举第一轮投票中,海外选区因投票站数量少、投票程序繁琐,结果大量侨民排着长队,等候数小时,不少人最后因投票时间截止而无法行使公民权,使领馆工作人员的态度激起民愤。在随后的十多天时间里,国内国外均出现抗议示威活动。蓬塔政府最后不得不牺牲外长以平息民愤。尽管第二轮投票海外选民的投票状况有所改善,但仍有很多投票站出现长队,许多选民没有投上票,引发选民极大不满。
(图片说明:11月16日,在罗马尼亚首都布加勒斯特,一名男子参加投票。)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