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按岗分赃背后的基础秩序崩溃

福建:按岗分赃背后的基础秩序崩溃

摘要:当权力存在寻租空间且缺少制约时,的确会出现腐败,但腐败到整体性溃败的程度,就不是权力寻租那么简单了。在某些地方、部门的这种整体性溃败背后,其实存在着基础秩序的崩溃。正是因为那些支撑具体制度运行的基础秩序崩溃了,人们才会视制度如无物,才会从一个制度的执行者,摇身变成制度的破坏者。如果看不到基础秩序崩溃这个深层次的原因,就看不懂腐败为何如此普遍和严重。

走私车辆 按 次 收费,小轿车1200元/次、商务车1500元/次,海关关员每人每月 受贿最少几万元。把住关口,守住国门,是海关肩负的神圣职责,而深圳沙头角海关部分关员却将国家与人民赋予的重任作为“筹码”,明码标价,放纵走私,“守门人”沦落为“放水人”,沙头角中英街反成走私通道。

与一般窝案不同,此次深圳沙头角部分海关执法人员的腐败,因其按岗分赃、人人有份、长期领取的特点,呈现出一种常态化、长期化的特征。这种常态化和长期化的腐败,甚至“光明正大”地浮出水面,根本不加任何遮掩,相关人员也无任何惭愧,成为当地一种公开的秘密。这种腐败的赤裸与直接,也是腐败行为常态化和长期化日益严重的必然后果。可想而知,在这种显性而嚣张的腐败行为的作用和影响下,所在地的执法秩序会怎样,当地的公众感受会如何。一种常态、长期腐败的背后,一定隐藏着腐败的泛滥与认知的模糊。

有人会将案件发生的原因,归结为执法者权力寻租的简易和便捷。一方面,海关关员手中握有实际的执法权,特殊的地理环境与商品之间的价格落差,让他们手中的检查权变得“身价不菲”;另一方面,海关关员权力寻租的过程又非常简便,只要对走私车辆“睁一只眼闭一眼”,不做查处,就可轻易获利。于是,“把关人”成为走私的“协作者”——只要走私的车辆被放行,就要向放行的人缴纳不菲的好处费。

当权力存在寻租空间且缺少制约时,的确会出现腐败,但腐败到整体性溃败的程度,就不是权力寻租那么简单了。在某些地方、部门的这种整体性溃败背后,其实存在着基础秩序的崩溃。正是因为那些支撑具体制度运行的基础秩序崩溃了,人们才会视制度如无物,才会从一个制度的执行者,摇身变成制度的破坏者。如果看不到基础秩序崩溃这个深层次的原因,就看不懂腐败为何如此普遍和严重。

所谓基础秩序,是指社会运行中的基本常识与规则。比如,诚信、守法、敬业。若无诚信,则人不可信,其行为无法判断,做出什么匪夷所思的事情,也就在意料之中;若不守法,则规则意识不会形成,人人把规则视作一种约束别人的东西;若不敬业,则职业道德丧失,工作必然不力,社会道德必将随之滑坡。尽管基础秩序并不表现为具体的制度,但却是具体制度的支撑与基础。如果没有基础秩序为制度运行提供坚实的基石,制度就如同建立在一盘散沙之上,难以成为真实约束,难以形成真正的制度敬畏。

遗憾的是,如今在一些地方,诚信从一种基本品质成为一种极度稀缺的东西,变得可望而不可即;遵守规则有时被看成无能的表现,逾越规则反而被视为能干;至于敬业,更是无从谈起,做出违背道德底线的事情,有时甚至成为竞争中取胜的捷径,导致这些地方基础秩序不再存在,看上去完善的制度也只是形同虚设。此时,再加上权力缺少制约,存在寻租空间,腐败便容易普遍化,常态化。因此,在面对此种整体性腐败时,必须对症下药,从个案纠错出发厘清边界,建立监督机制,夯实基础秩序,真正有效地消除腐败。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