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APEC战略大调整的鲜明特点 (3)

中国APEC战略大调整的鲜明特点 (3)

2014中国APEC战略集中体现了中国新时期的改革开放战略

2014年中国北京举办APEC峰会,成为中国APEC战略大调整的一个标志。中国APEC战略调整表现为:中国从一个参与者向一个领导者转变;从被动性和应对性向主动性和引领性转变;从规则接受者向规则制定者转变。一言以概之,中国开始了APEC会议中的大国方略。而这一大国方略与中国启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新时代紧密相连,全面改革的大国战略与全面开放的大国战略环环相扣。

2014年APEC北京峰会启动亚太自贸区建设是APEC的一个历史性突破,也为中国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一个强大的外部推动力。

为了全面深化改革,进一步推动对外开放,应对新形势下的区域经济合作需要,我国去年启动了上海自贸区建设。上海自贸区建设是新时期深化改革开放的产物,要进一步深化改革,推动对外开放,需要在很多重大领域形成突破,破除现有制度障碍。上海自贸区是中国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的实验区。一年以来,上海自贸区取得了一定的成功经验,很多实验已经在全国推广,或者正在考虑在全国推广。上海自贸区也在加大实验的领域和力度,全面改革和开放的时代即将来临。十八大以来我国推动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利率市场化改革、国有企业改革、户籍制度改革等,也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中国改革速度的加快,为我国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奠定了基础。同时,深化改革也遇到一系列困难和阻力,通过加快对外开放步伐,由开放促进改革、消除改革障碍是中国对外开放战略的历史使命。在这样的背景下,2014APEC北京会议提出启动亚太自贸区建设,并通过了亚太自贸区路线图。亚太自贸区建设,需要国内较高的市场化水平与开放水平相对应。启动亚太自贸区建设,这是一个伟大的成就,将载入APEC史册,同时也将把中国的改革开放带入一个新的时代。

互联互通是核心议题之一,即加强APEC成员之间的公路、铁路、航路、规则、机制的互通互联。会议提出,以惠及太平洋两岸成员为目标,以硬件、软件和人文交往三位一体为特征,积极推动制定《APEC互联互通蓝图》,为亚太长远发展提供有力保障。互联互通不只是基础设施建设的合作,也是机制和规则的合作,是打破设施障碍、机制和体制障碍的重要举措。互联互通的建设中,我国必然要加快破除国内行业垄断,加快国有企业改革,加快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撤出不合理行政审批事项,加大破除行业阻隔、区域阻隔的障碍,推动规则的区域趋同化与一致化。

应该说,2014年北京APEC峰会将APEC带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一个体现中国大国发展战略的时期,也标志着中国进入全面深化改革与开放的新时代,一个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全面对外开放,实现中国梦的时代。

【参考文献】

①孟夏:《中国与APEC合作:共建面向未来的亚太伙伴关系》,《亚太区域经济合作发展报告2014》,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年。

②戴金平、张成祥:《渐进式金融改革:发展与修正》,《南开学报》,2014年第5期。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