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加注重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一是来自于优化经济结构。从产业结构来看,我国三大产业的产值比重已经完成了从二产占主导地位向三产占主导地位的转变,第三产业的增加值已超过了第二产业,形成了三、二、一的产值结构。但我国的产业质量还有待进一步提高,除了少数产业技术水平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外,大多数产业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劳动生产率总体上比较低。从区域结构来看,东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区域协调性大大增强,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呈现缩小趋势。但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发展更多依靠外来投资驱动,自主发展能力不足、市场活力不足。从企业组织结构来看,大企业强,小企业多的格局正在形成,但不专、不特的问题突出。从城乡结构来看,城镇人口超过了农村人口,标志着我国真正进入了城镇带动农村发展的新时代,但城镇化和新农村质量都有待于进一步提高,既需要提高城镇化水平,把更多农村人口转移到城市,更需要提高城乡人口的文化素质和生活质量;既需要提高城乡基础设施等硬件建设,更需要把城市公共产品更多地延伸到农村,实现城乡一体化。从所有制结构来看,经过30多年的改革,已经形成了国有经济为主导,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百舸争流的格局。但国有企业在国内国际市场上的活力和民营企业的竞争力有待进一步增强,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相结合的优势还没有最终发挥出来。
二是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还体现在科技进步在经济增长中发挥更大作用。改革开放之后,科技进步对国民经济的贡献虽然已大大提高,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依然有巨大差距。要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就要把我国的制造大国变成创造大国,唯一出路在于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和市场营销模式的创新,更多体现在缩小与发达国家科技创新的差距上。
三是经济质量和效益的提高还表现在每万元GDP消耗的资源和能源进一步降低,据世界银行数据库提供的数据,我国每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的能耗已经从1990年的6.97吨标准油下降到2000年的3.45吨,2010年进一步下降到2.76吨,但与当年世界平均水平1.81吨相比还有很大差距。适应新常态就是要进一步降低资源和能源消耗。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