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际视野下研究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关系,重点是要在世界历史的大背景中对社会主义作出客观的认识。
国际视野中的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关系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核心问题。因此,在世界历史的大格局中如何认识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尤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系,对于创新马克思主义哲学,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意义重大。
浙江师范大学法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叶险明提出,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的国际视野,实际上也是世界历史视野和全球视野,即在世界历史变迁中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只有在国际视野中,我们才能正确地认识、摆正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关系,区分“社会主义”与“社会主义国家”、“资本主义”与“资本主义国家”等的关系,才能在全球问题的解决中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袁银传提出,我们只有梳理、考察20世纪以来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总结、反思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发展的经验和教训,才能比较好地理解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关系。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张文喜认为,在国际视野下研究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关系,重点是要在世界历史的大背景中对社会主义作出客观的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包含着党和人民的智慧,在本质上应该是追求公平正义的、平等的社会主义,是能够给现行国家秩序奠定合法性的社会主义,即能够为每一个个人创造同等的发展机会,每一个社会成员能够各得其所。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社长、总编辑赵剑英看来,在国际视野中探讨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关系,关键在于客观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和本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种崭新的社会主义和文明形态,值得我们继续深入研究。吉林大学哲学基础理论研究中心教授张盾认为,从近现代以来的世界历史发展看,资本主义在20世纪末确实一度取得了从体制到话语的全面胜利,这主要体现在大众文化和消费主义上;从马克思主义的立场看,这两个绝不仅仅是一般的文化现象和社会时尚,而是资本和利润作用的结果。这决定了,在世界历史演变过程中,当代资本主义依然面临诸多深层危机:能源危机、恐怖主义、创新形式的危机,以及资本主义固有的各类矛盾(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宗教矛盾、社会矛盾)等。因而,尽管资本主义一段时期取得了胜利,但资本主义依然面临危机,导致其走向“内爆”的各种因素和矛盾依然存在。黑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隽鸿飞提出,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主权国家债务危机如幽灵一般死死地纠缠着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一步暴露了资本主义虚假、贪婪的本质以及对人的强制。当代资本主义危机的实质是资本逻辑主导下现实的人的生存危机。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不可能在现有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下走出危机。在资本全球化时代,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就应该从中吸取教训,找到适合中国人自己的社会发展道路。通过对美国学者福斯特的资本主义危机论的解读,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唐正东认为,当代资本主义所面临的最大的问题是生态危机,这一危机本质上源于资本主义的扩张性生产方式和把资本形式的积累财富视为社会最高目标。因而,破解资本主义生态危机应该彻底抛弃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从社会关系内在矛盾性视角出发,不断推动资本主义的社会运动。
历史和现实证明,只有在国际视野下分析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关系,才能在世界历史的变迁中看清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本质,客观评价资本主义的未来,正确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轨迹,才能在批判中借鉴资本主义文明,在批判与继承中推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