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看学校等级定薪资折射出就业公平之思(3)

【案例】看学校等级定薪资折射出就业公平之思(3)

并非没道理实质看能力

“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作为企业都有自己的一套薪酬体系,注定薪酬标准不会相同。企业定薪酬标准时不是随心所欲,而是根据自己的实力、产品利润、岗位要求等来制定,这也是在企业工作薪酬千差万别的重要原因。

企业以学校区分薪酬并非没有道理,从常理来看:考上普通、重点、211工程、985工程,以及清华北大电子科大等5个梯度的高校,不仅学生高中学习时付出的不一样,对事物的认知能力和思维能力也会呈阶梯式递增;而且这五个梯度的高校在师资水平、硬件建设等方面显然存在着差异,注定了培养出来的学生自然也会在能力上存在差异。不然就不会在小学、中学、高中拼爹拼钱上重点学校。既然不同高校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力有差距,企业给出的工资有差距也很正常,也是对人才的尊重。

不得不说的是企业并非对所有报名人员都是来者不拒,而是要经过认真筛选的,可以说是宁缺毋滥。退一步来说,就算进入了企业,如果普通本科生能力超群企业也会增加工资,高于清华北大的毕业生也很正常;就是清华北大的毕业生如果不能胜任工作岗位,企业会给他降薪甚至炒鱿鱼都是有可能的,毕竟企业要的是效益,最终发工资还是以综合能力为标准。所以,招聘按学校定薪酬标准不必放大。

按学校等级定薪酬将固化企业活力

若说这种做法“不公平”,但其中至少没有类似“萝卜招聘”的量身定制;若说“以貌取人”,也无法对应权力徇私的主观恶意。要我说,这就像一个不缺钱的主儿,在不识货的情况下,只买贵的不买对的。可能因为这个企业是“国家级”的,在招聘员工时,就像添置办公用品,只注重品牌而不讲究实用性。

如若这样,问题又来了,招聘员工毕竟不是添置办公用品,大品牌如果不实用,仅当做摆设的话,企业和员工两头都糟蹋了。如果这家高科技企业多得是有技术而没文凭的人,促进企业的发展不缺人才只缺人员资质,那么,引进名牌大学的毕业生,就当美化企业的招牌,应付相关的资质审核。但如果真心想通过招牌高学历的应届毕业生充实企业的发展实力,那么,按学校等级定薪酬,必将固化企业的活力。

普通大学一样有英才,重点大学也难免有庸才。如果按照院校等级定薪酬,如何平衡实际付出和报酬的关系?假如招聘到一个徒有虚名的名牌院校毕业生,在工作中一副高不配低不就的模样,薪酬却比业务能力很强的普通院校毕业生高,这样的职场就有点像官场了,只凭资格和级别“吃饭”。这一个是现代企业的大忌。虽然这种做法不含什么私心,但却违背为了按劳取酬的分配原则。更重要的是,如果按照院校等级定薪酬,企业内部就会失去竞争活力。这种“固定工资”,既可能让高端收入员工故步自封,养尊处优,而且让低端收入员工自甘落后,不思进取。企业的发展潜能可能被抹煞,竞争活力就会被固化。

让人无法理解的是,一个高新技术企业,为何会在招聘中采用这种“开价”标准?难道因为是“国家级”的,在资本实力上占优势,无需精打细算人尽其用?因为,这样的“开价”,很像是不怕花冤枉钱的“广种薄收”,也不怕高薪养几个名不副实的“品牌货”;更可能因为企业的优势,也不怕普通院校的毕业生会计较这种不公平的待遇。但这种做法,最终对企业自身不利,把一个以实力比拼的职场,变成了“英雄只问出处”的名利场。

在当前的企业招聘中,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注重应聘者的实际能力,以致让职业学校变得看好。而该公司总部相关工作人员表示,按照不同级别院校来区分应届毕业生起薪,是该公司一贯的薪酬制度,不存在不公平一说。这可能因为这样的企业还没有真正进入市场竞争状态,没有真正完全靠自身实力求生存和发展的压力。事实上,无需精打细算挖潜力,无需通过公平的制度激励员工积极性和创造力的企业也是存在的。比如某些国有企业,无论高管或员工的薪酬都是与社会脱节的。至于“不存在不公平一说”,这不是光凭有没有主观故意,而是要看产生的客观效果的。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