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摇了冷战后的欧洲地缘安全环境
乌克兰危机不仅是乌克兰民族的一次沉痛转折,也是冷战后的欧洲地缘安全危机。冷战结束已经二十余年,西方却并不打算把俄罗斯纳入其中,在欧洲安全体系建设上从未给俄罗斯留出相应的位置,而是一味地要求俄罗斯服从和退让。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通过欧盟和北约的双东扩,把西方价值系统、北约安全体系和欧盟延展到俄罗斯的边界。
乌克兰危机就是欧盟主导下的又一次地缘政治扩张,试图将原苏联国家纳入其欧洲经济体系和西方国际政治体系。亲俄的亚努科维奇政权崩溃不仅改变了乌克兰政治危机的性质,也将俄罗斯逼入地缘政治竞争的绝境。乌克兰对于俄罗斯不仅意味着地缘安全的缓冲空间,而且还是斯拉夫文明的摇篮。于是,欧盟的这次战略扩张遭遇俄罗斯的坚决“反击”。乌克兰危机因此从一场政治运动升级为武装冲突和分离行动。乌克兰政府军和东部武装组织之间的冲突在半年间就造成了4000余人的死亡,还动摇了冷战后的欧洲地缘安全格局。加入欧盟和北约的东中欧国家第一次感受到自身安全的威胁。
乌克兰危机不仅考验北约集团安全条约的可信度,也动摇了美国对冷战后国际秩序的领导力。当俄军在靠近东中欧国家边境进行大规模军事演习时,北约集团安全条约文件愈发显得单薄和苍白。以至于德国《明镜》周刊在5月发表文章,其中援引北约防务计划委员会一封文件提到,若俄罗斯向波罗的海国家发动攻击,北约没有能力使用非核武器保护这些国家,北约的武器数量及有经验的部队数量均不足。美国和欧盟虽然公开谴责俄罗斯的干涉行为,但是美国奥巴马总统明确表示,美国和北约不会军事介入乌克兰。
冷战的结束使得俄罗斯与西方关系终于走出敌对的阴影。近二十余年间双方关系尽管仍时有摩擦,但合作和对话仍是主要内容。然而,迈入21世纪的欧洲可能无法继续享受这份安逸了,新冷战的阴影已经步步逼近,日益紧张的乌克兰危机正在将欧洲重新拉入大国对峙的漩涡。俄罗斯与北约已经由对话伙伴演化成为敌对状态,再次将对方视为自己潜在的敌人。
由此,乌克兰危机让欧洲重新成为了大国对峙的前沿。华约解散、苏联解体之后,欧洲地区由美苏对抗走向了和平共处。近几年,随着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实施,对抗前沿似乎在向亚太转移。可是,此次危机再次将欧洲变成为俄西对抗的前沿。
可以认为,乌克兰危机已成为冷战后东西方关系的分水岭,俄罗斯和美国互为战略对手的局面进一步固化,双方由战略容忍转向战略对抗。美国总统奥巴马9月24日在联大发言时将“埃博拉”、“俄罗斯”和“伊斯兰国”一起,并称为“当今世界三大威胁”。双方不仅同时在乌克兰周边地区多次举行大规模军事演习,预计未来美国和其他的北约同盟国还将加强在东欧国家的部署。失去了克里米亚后的乌克兰,在经济、地缘政治和安全领域必将完全倒向西方。虽然乌克兰在短期内无法加入北约和欧盟,但是双方会通过非正式的形式进行紧密合作。由于乌克兰危机的复杂性,政治解决危机的前景尚不明朗,俄罗斯与西方在欧洲大陆的对峙也必将长期持续。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