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逼改革的前提是看清风险(2)

倒逼改革的前提是看清风险(2)

反腐与政府治理

财新记者:反腐是你早期研究的一个主要方向。从理论角度,对于中国近期的反腐动向怎么看?

魏尚进:对于反腐人们有很多争议——对经济的作用到底是负面还是正面?我认为反腐对经济有很正面的作用。我过去十几年研究的观点就是,腐败实际上是对企业的一种额外课税,而且是对政府不产生财政收入的课税——最不好的一种税收形式,对于企业的就业创造和创新能力是个负面打击,对经济发展不利。从这个意义上说,如果能把腐败压下去,对经济的中长期肯定有好处。

从短期来看,很多人说奢侈品店、高档餐馆的发展会受到抑制,我觉得这没什么了不起,这是经济部门相对比重的调整。因为如果把反腐看做减税,一些类别企业的经济活动可能会收缩,还有很多经济部门由于实际税负减轻了,反而有扩张的机会。

财新记者:你认为中国反腐的推进方式有没有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地方?

魏尚进:高压打压是反腐的手段之一,只是有效的反腐政策组合的一部分。还需要有一些跟进的、机制性的改革。一方面要降低官员寻租的机会,另一方面要降低官员想要寻租的动机,这些都要跟进,包括真正做到彻底的政府简政放权,扩大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降低政府及政府官员在资源配置中的任意裁决权。有效的反腐战略,一定要把多种手段结合起来,才能达到持续的反腐功效。

财新记者:帮助成员国完善基础设施是亚行工作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也是目前全球经济的一大议题。你觉得一些亚洲国家基建匮乏的问题何在?应该如何填补?

魏尚进:填补基建缺口可以有很多方式:由本国政府自己投入资金、资源,多边发展机构提供支援,也可以调动民营部门的积极性来完善——如果有缺口,应该就有赚钱的机会,为什么不能调动民营机构来做?

之所以在很多国家民营企业没法做,背后反映的还是国家公共治理的问题。

比如,港口不够用了,意味着如果哪个人能够修一个港口,一定可以借此收费、赚钱。为什么不做?原因是建港口初期投资比较大,很多资金今天投下去,很长时间才能收回,因此面临就面临政府公共治理的问题。

一些发展中国家政府今天的承诺在三五年后没法保证,政府常常会推翻合同,没有契约精神,比如,港口修完后,政府为了讨好老百姓改变主意,不允许再收费,或不允许根据通行量调整收费标准。

这种未来的不确定性会造成民营企业没法做这个事。要做只能靠国家,因而对国家的依赖很大。而各国经验表明,国家往往不是做事最有效率的主体。所以,完善各国的基础设施,一定程度上也要求把这些配套的改革做好。

财新记者:中国正在试图通过技术或资金走出去,支持亚洲其他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这方面中国的机会大吗?

魏尚进:当然有潜力,过去十几年中国的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很快,过程中培育了一大批在工程技术方面极具经验的基建企业。

但是,用好这个机会也需要关注一些风险。比如,在一些国家,如果当地政府和本国企业签的合同过几年可以改变的话,怎么保证它和外国企业签的合同过几年不会变?包括印度在内的很多地方,基础设施缺口很大,缺的可能并不只是一个工程队、一些技术这些中国可以提供的东西;很可能缺的是深层次的东西:地方政府缺乏契约精神。

如果没能把这方面的风险控制好,本国企业没能做成的事,换一个国家的企业也很难做成。所以中国基建走出去,这方面的风险需要重视。

贸易协定与服务贸易

财新记者:贸易是你的另一个主要研究领域。对于目前在分别推进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TPP)、区域全面伙伴关系(RCEP),以及亚太自贸区(FTAAP),你怎么看?

魏尚进:TPP以及其他地区性的贸易协定可以做得很好,但也可能会带来扭曲。所谓的“自由贸易区(协定)”(Free Trade Agreement)与“自由贸易”(Free Trade)并不是一回事。

自由贸易强调内外一视同仁,不同的贸易伙伴国一视同仁,外国、本国企业一视同仁;但是,自由贸易协定,其本质既有开放、促进竞争的部分,比如成员国的企业和本国企业要一视同仁;但是也有歧视的部分,比如成员国的企业和非成员国的企业不一视同仁。

所以,自由贸易协定是会引进扭曲的,如果设定得不好,反而会把成员国、非成员国间歧视对待这样一个扭曲放大。

区域自由贸易协定面临的一个核心问题是,促进竞争、降低壁垒那部分的益处,能否大于带来的扭曲。对于你刚才提到的任何一个区域贸易协定,都有这样的问题需要回答。

财新记者:中国加入WTO两年后,你和现任印度央行行长拉詹(Raghuram Rajan)合写了一篇文章,倡导要拥抱服务贸易。服务贸易为何如此重要?

魏尚进:我的一个研究指出,一个国家的制造业要升级换代,服务业也很重要——服务业虽然不是直接出口,但它往往是高精尖制造业的重要投入。以德国为例,该国是制造业出口非常成功的国家,中国很多出口产品生产过程中使用的机器都是从德国进口而来。德国机器的出口为什么这么成功?一看数据就发现,德国汽车、飞机等制造业的成功,背后是该国一个非常强大、生产率极高的服务业,包括商业服务业、金融服务业。

要生产好的制造业产品,对会计、商业分析、物流等都有很高的要求,这些服务业的高生产率会带动制造业升级换代的顺利完成,从而使得制造行业在世界上始终保持较强的竞争力。如果说,在一国发展的早期,相对简单的制造业生产对本国的服务业要求还不高的话,到了后来,由于制造业升级换代的需求变强,服务业发展的重要性就更为明显地体现出来了。

责任编辑:艾磊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