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仪式开始 培育宪法信仰

从仪式开始 培育宪法信仰

摘要:宪法信仰是一个国家最高的信仰。这种信仰之下,治理者敬畏法律,知道运用权力的分寸和边界,不敢越雷池一步,被治者无论面临怎样的困境,他都不会失去对生活的信心,不会缘于恐惧而妥协甚至背叛自己的内心,因为他知道宪法是他最后的也是最强大最坚固的庇护所。

宣传宪法不仅仅是为了灌输一些知识,而是在全社会培育公众对宪法的信仰

■ 黄波

教育部日前下发通知,要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要加强宪法教育体系建设,形成宪法教育的长效机制,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将宪法知识纳入中考的测试范围。教育部还要求,在12月4日国家宪法日当天,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应开展宪法晨读、特别升国旗仪式等活动,校长要主持一次教职工宪法学习活动或者为学生讲授一次宪法教育课。

如果说对一个国家而言,设立“宪法日”意味着这个国家把宪法视为最高的权威,那么在确定宪法日之后,一个紧迫的问题又摆在了面前,这就是如何开展宪法教育,怎样弘扬宪法精神。

可以认为,教育部的上述部署正是全社会有序推进宪法教育的重要一环。

也许有人会说,宪法晨读、升国旗等都是仪式性的活动。此言有理,但仪式的作用却不能轻忽,从其他国家的经验来看,宪法教育恰恰需要一些庄严、肃穆的仪式。在142个有成文宪法的国家中,97个规定相关国家公职人员必须宣誓拥护或效忠宪法。谁能说宣誓不是一种仪式?但这样的仪式却可以在庄严、肃穆的氛围中净化人的心灵,从而逐步增强公职人员的宪法观念,并且激励公职人员忠于和维护宪法。

同样的道理,在一个特别的日子,让莘莘学子开展宪法晨读、举行升国旗等仪式,或者听一堂宪法教育课,无疑也是在尝试以宪法来潜移默化地培育新一代公民。其效用未必就在眼前,但必可收功于长远。举行一些必要的仪式,将宪法知识纳入中考测试范围,相信经过类似的教育活动,中国学子对宪法的认识会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但众所周知,宣传宪法不仅仅是为了灌输一些知识,而是在全社会培育公众对宪法的信仰。

何谓宪法信仰?宪法信仰是一个国家最高的信仰。这种信仰之下,治理者敬畏法律,知道运用权力的分寸和边界,不敢越雷池一步,被治者无论面临怎样的困境,他都不会失去对生活的信心,不会缘于恐惧而妥协甚至背叛自己的内心,因为他知道宪法是他最后的也是最强大最坚固的庇护所。只有在这种信仰之下,才会催生一代又一代深具责任感的公民,这就是托克维尔所说的,“权利观念明确的人,可以独立地表现自己的意志而不傲慢,正直地表示服从而不奴颜婢膝。”也只有在这种信仰之下,国家的长治久安才会为每一个人所期待并为每一个人所追求。

责任编辑:周艳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