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要求一个好的市场经济(2)

新常态要求一个好的市场经济(2)

这里的“中国上个历史时期”,陈剑认为应该是改革开放以来直到去年,也就是1979年到2013年。在他看来,上个历史时期的经济运行状态是,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虽然建立,但还不完善。由于政府的公司主义导致唯GDP至上,进而大干快上成为中国绝大多数地区的主旋律,虽然推进了经济增长,使经济增长保持了较快的水平,但是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由于粗放式发展方式成为主导,对能源和原材料过度依赖,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成为这种发展方式的重要特征,致使环境恶化,生活质量下降,乃至生命本身都受到污染的威胁,因环境问题和环境事件引发的矛盾和冲突也有日渐增多和激化的趋势;政府权力过大,取代了市场作为配置资源基础,形成了“半政府”或“半计划”的特征,由于政府对微观经济活动的过多干预,以及保留较多的行政审批权力,市场自身潜能和效率没有得到很好发挥; 政府权力过大,做了很多不应做的事,同时严重缺位,很多应当做的事没有做。由于政府主导经济,也使得各级官员支配资源的权力太大,这就造成一种寻租的环境,使得腐败越来越严重;由于国有企业对一些行业的高度垄断,阻碍了民营经济的平等进入,影响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建立。

好的市场经济就是经济自由

中国要告别上个“历史时期或阶段”经济运行状态,迈入新常态。那么,什么是“新常态”呢?陈剑表示,所谓进入或追求“新常态”,就是要求制度转型,从而建设一个好的市场经济。一个好的市场经济,其基本特征就是经济自由,包括公平竞争的法治的市场环境,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遵循这条规律,着力解决市场体系不完善、政府干预过多和监管不到位问题”。

所以,陈剑将“一个好的市场经济”定义为:市场主体参与者是平等的;由于消除了严重垄断,自由竞争得到了较为充分保障; 政府在向公民基本公共产品和服务的同时,提供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就使得市场经济的契约、信用得到了充分保障。他还进一步表示,要建立一个好的市场经济,需要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关系 ,让市场而不是政府成为资源配置的决定性力量,并充分发挥民营经济在市场经济中的基础作用。要发挥民有经济作用,必须对国有经济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有一个明确定位,即弥补市场失灵和提升国家和民族竞争力的手段。按照这一定位,国有企业就必须从一般竞争性领域中退出,垄断行业逐步向民有经济开放。只有这样,民有经济才会有一个充分发展,市场经济的潜力才能得到进一步释放。此外,政府应当大幅度减少对微观经济的干预。

责任编辑:佘小莉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