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马大会期待破冰 中国为气候谈判注入正能量(2)

摘要:由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不同的根本利益诉求,历届气候大会在提出一项创新成果的同时往往会产生更多分歧与争执。利马大会能否引领国际气候谈判走出困局,面临的首要难题就是,发达国家是否会尽快落实对发展中国家的资金和技术支持。

气候大会中国代表团团长、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认为,资金问题是发展中国家采取行动应对气候变化的基础和前提,资金无法落实,多边机制将面临严重的信任危机。

与发达国家的不作为相反,中国身为发展中国家,尽管自身面临多重挑战,并且没有义务向气候基金注资,但还是积极向其他发展中国家伸出援助之手,开展“南南合作”。2011年以来,中国已累积安排27亿元人民币帮助发展中国家提高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培训近2000名来自发展中国家的气候变化官员和技术人员。

此外,某些发达国家试图曲解“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背离《京都议定书》,意图在气候变化新协议中将发展中国家也纳入强制减排的国家,以逃避历史责任,一些发达国家甚至缩减了自己的减排目标。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不仅于十八大就确立了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道路目标,还在2013年华沙气候大会上正式对外发布中国第一部专门针对适应气候变化方面的战略规划《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中国气候变化立法工作目前也已进入到法律条文的起草阶段,用实际行动展示积极应对气候变化难题的雄心。

image006

(图片说明:12月1日,在秘鲁首都利马,与会代表出席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开幕式。)

11月12日,中美两国领导人正式发表《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宣布了两国各自2020年后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目标:中国计划2030年左右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且将努力早日达峰,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20%左右;美国计划于2025年实现在2005年基础上减排26%至28%的全经济范围减排目标并将努力减排28%。同时,双方还确定了在低碳、环保、清洁能源等领域开展一系列合作项目。

责任编辑:艾磊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