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药品安全检查半年工作总结(2)

食品药品安全检查半年工作总结(2)

三、突出群众知晓,监管透明得到提升

(一)打造“三个平台”。完善权力运行平台,积极开通网上政务、公开办事流程、规范时限节点,确保食品药品监督执法网上、合法运行。规范集中审批平台,行政审批与执法“双集权”,即市场准入县乡统一指导、统一审核,案件办理坚持合议和集体讨论,提升阳光行政。畅通投诉举报平台,畅通“12331”举报投诉电话,落实24小时值守制度,利用城区9处宣传栏、餐饮服务公示牌、电视公告,促进群众知晓与参与。

(二)实行“三项公开”。建立文书、媒体、网络、会议等公开机制,定期公开食品药品监管计划,包括年度工作计划和阶段监管重点,限期交账;全面公开食品药品检验检测结果,不回避、不遮掩;适时公开案件查办,强化反面典型放大效应。上半年,通过会议、信息简报、网站、新闻媒体等,公开年度工作重点、3-5、6-8月阶段监管重点及食品药品抽样检测计划,公开食品药品检验检测结果246批次,典型案件50件,电视台曝光典型违法行为4次。

(三)推进“三进活动”。认真落实《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工作纲要》,开展食品药品安全知识进讲堂,将展板、知识手册带进校园,开展食品药品安全知识大宣讲活动,共开展校园大宣讲17场。开展食品药品安全知识进农村,深入全县近100个村(社)开展食品药品知识讲座23场,发放宣传资料13000余份,接受群众咨询584人次。开展食品药品安全知识进宴席,以农村厨师为抓手,加强坝坝宴规范管理,以规范化程度提高群众食品安全常识和防范意识。

四、突出队伍建设,监管能力得到提升

(一)加强业务培训。实行“县乡能力同修”,按照每年不少于40小时集中培训的要求,扎实开展2014年度执法人员培训活动,以集中培训、现场练兵、以会代训、定期轮训等方式加强队伍能力建设。集中组织全系统干部职工开展培训2次196人次;分片区开展联合执法进行现场练兵11场次178人次;选派人员参加省市局组织培训63人次。全面推行“末位轮训”机制,共计培训执法人员437人次。

(二)加强制度建设。推行“全员参与、上下联动、查处结合、快速反应”的全员稽查机制,实现日常管理横向平铺、合理分工,重点工作纵向贯彻、协调落实,应急处理纵横联动、整体推进。建立县乡联查机制,一般程序案件业务股室、稽查大队和乡镇食安办联合查办;大要(疑难)案县局网格定点执法人员直接查办,乡镇食安办协办。建立县乡共管机制,以“县乡共管,以县为主”的原则,强化县局业务指导与乡镇日常管理,狠抓乡镇食药办效能建设。

(三)加强正风肃纪。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加快系统廉政建设,推动系统“依法治县”工作,塑造系统良好政风行风,着力打造秉公执法队伍、执法机制、执法环境,切实解决执法不公、执法不严、有案不查、压案缓查、不敢逗硬、避重就轻等行为;坚决杜绝“庸懒散奢”、“吃拿卡要”等不良现象;坚决刹住办关系案、人情案、金钱案等不正之风,切实树立为民务实清廉的队伍形象。下半年,我们将牢牢抓住食品药品市场中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进一步创新工作举措,加大整治力度,构建长效机制,在新的起点上,以崭新的面貌,奋力开创新的成绩。一是纵深推进专项整治,按照省、市局统一部署,深入推进各类专项治理,重拳整治突出问题。二是扭住关键重点监管,按照2014年6-8月份执法监管重点的安排部署,加大对高温期食品药品突出隐患的监督检查力度,切实完成目标任务。三是持续常态网格监管,按照“大企业抓规范、小商户保底线”的原则,强化网格监管职责,大力整顿市场秩序。四是提升素质锻造队伍,切实加强监管执法能力建设,夯实基层基础,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塑造政风行风,打造素质过硬业务精通的执法监管队伍。

【公文写作栏目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责任编辑:艾磊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