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学科聚焦城镇化(2)

多学科聚焦城镇化(2)

无人口和企业聚集的景观城镇化

从管理者的角度考虑,往往将城镇化理解为景观城镇化。为推动城镇化进程,首先开始大规模的建房、建城运动,而没有去分析研究作为其经济基础的产业支撑和人口的生活需求,其结果是出现诸多缺乏人口和经济活动聚集的“鬼城”。中国的一些资源型地区将资源带来的高收入大量用于建城,但事实上并未有诸多人口迁入。另外一些城市的新城建设,往往距离市区较远且生活设施如教育、医疗等不到位,生活上的不便利并未导致人口迁移。

从农村贫穷到城市贫穷:无经济支撑的人口城镇化

使用最多的城镇化概念,是人口城镇化,即人口从乡村向城市的迁移。因城乡收入差距大,尤其是许多发展中国家采取了“城市偏向”政策,城市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相对完备,而乡村基本设施缺乏,农业发展滞后,乡村贫困现象严重。在“推—拉”作用下,人口向城市流动和集中。许多拉丁美洲和非洲国家,没有严格的人口流动限制,人口大规模向城市流动和集中,但因为缺乏经济和工业化的支撑,大量人口找不到工作,只能寄居在城市边缘的棚户区,形成“贫民窟”,将农村的贫困转移到了城市。

以人为本还是资本至上:偏离生活方式转变的经济城镇化

从经济学角度理解城镇化,经济主体如企业与人口都是为了获取最大利益,企业是利润最大化,人口是效用最大化。其中效用最大化的衡量指标并不完全是经济指标,还包括生活环境的适宜度、邻里关系、安全等。农村剩余劳动力到城市打工,能够实现经济城镇化,从事非农产业,提高收入水平;但是其生活方式依然被排斥在城市的生活模式之外,住房、医疗、子女教育等,不仅难以享受平等的待遇,且农民工普遍集中居住在条件较差的城中村、棚户区、地下室等,成为城市的一个特殊身份的群体。虽然生产活动是城市发展的原动力,但是因生产活动而带来的人口聚集,会对商品、服务市场产生消费需求,生活方式的城镇化反过来拉动工业化,并推动城镇持续发展。不转变农民工的社会经济地位,经济城镇化难以持续。

城市主导与乡村荒芜:城乡对立的城镇化

城镇化意味着城市的不断扩张和乡村的逐步消亡吗?城市和乡村应该是一个整体,生产要素的重新配置,应使全体居民能过更好的生活。如果发展重心完全转向城市,忽视了乡村的发展,那么就缺失了乡村商品消费的需求和粮食、原材料的提供。如果人口和生产要素向城市单向流动,导致城市的过度集聚、城市内出现二元结构,农村土地撂荒,儿童和老人留守,将使城乡差异和冲突加剧。

以人为本、城乡互动的城镇化道路

城镇化的“化”离不开乡村,城市与乡村相辅相成,是一个主体的两个方面。人为地分割二者关系,乡村得不到发展,而城市的发展也会受到束缚。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避免农村成为“荒芜的农村、留守的农村、记忆中的故园”。关注乡村发展,城镇化进程才可能持续。

未来的城镇化进程,是人口和生产要素在城市和乡村间的双向流动,随着城乡差距的缩小,两地居民的分居将只是生活方式的选择、空间位置的选择,而不是身份的选择。传统城镇化,单纯追求经济效益,单纯追求GDP,忽视了人性需求,忽视了人的价值实现。城市发展,不单是聚集经济效益下的经济增长,而应是聚集经济效益下能够优化的生存环境、人居环境。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