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化遗产——米基肯达卡亚圣林(2)

世界文化遗产——米基肯达卡亚圣林(2)

据考古学家恰布鲁卡·库锡巴的考证,米基肯达人在十五世纪前一直傍海而居,在葡萄牙人入侵蒙巴萨后,被迫迁移至内陆山上。如今,米基肯达人仍延续着长老制度,而且有少数老人还住在圣林里,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

生活在米基肯达卡亚圣林里的一共有9个大部落

生活在米基肯达卡亚圣林里的一共有9个大部落

经过特别允许,游客是可以进入米基肯达卡亚圣林的。不过,生病的人禁止进入,另外游客身上携带的手机、电子装置、珠宝首饰也是被禁止带入的。来这里的人们乘车费劲地驶在蜿蜒的山路上,可以到达前往九部族之一的基里亚马部族的圣林。这里的树林雾气蒙蒙,随时起风作雨。在这里会遇到穿着衬衫西裤,脱了皮鞋在雨中赤脚走路的黑人男子,有时还可看到身材瘦小却穿着宽大校服的孩子,在雨天里撑着雨伞,远望去就像几朵小蘑菇。

在世界文化遗产的牌子旁边,是一片低矮的灌木丛,当中是一条望不到头的土路。当游客来到这里时,等待片刻,这条小路的尽头缓缓走来一位驼着背,拄拐杖拎着圆形草编提包的老人。

这位老人是当地长老的助手,双眼浑浊,头发灰白,穿着破旧的浅灰色短袖套装。基里亚马部族的长老不允许米基肯达部族以外的人进入圣林,即使本族人进入圣林也必须脱鞋才能进入。

“这是我们祭祀祈福的地方”,他指着通往密林深处路口旁边一间稻草屋说。不一会儿,从林子深处徐徐走来几名长老,他们赤裸上身,只拿围巾斜搭在肩上。他们站成一排,一个叫做“恰罗”的人称自己是高级长老。他围着快到脚踝的深紫色长围裙,挎着白色围巾。他和另外11名长老院的人商量了一下,决定为游客们表演一段祈福的歌舞,以迎接远道而来的客人,同时这也是他们的生财之道。

森林居住区防卫森严

森林居住区防卫森严

接着他们唱起了一首古老的祈福歌,拍着手,赤脚在地上打着拍子。“看,我们唤来了蚂蚁”,唱罢一首祈祷歌,一位长老指着地上成群结队的蚂蚁说,“每次唱完这歌,出现的东西都会不同”。

他们相信灵魂,敬畏逝去的祖先。对他们来说,林子里发生的任何事都能成为主宰他们日常生活的一种神谕。长老助理说“有一次,这里出现了一只穿山甲,后来这条路我们就不走了。这是圣林给我们的暗示”。

也许他们已习惯了访客们听到这话的那副将信将疑的表情。最后,他们嘴里念念有词地走回丛林里,提着自己的草编提包,缓缓回到那个原始的世界。

遗产保护任重道远

尽管这里资源丰富,但是由于当地旅游业的发展,以及油价的不断飙升,越来越多的树木被砍伐用来雕刻纪念品和做柴火,米基肯达卡亚圣林遭到了严重破坏。为此,肯尼亚政府在1992年将米基肯达卡亚圣林列为国家级保护区,属于肯尼亚国家博物馆监管之下。

责任编辑:宋丽芳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