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化遗产——杰米拉(2)

世界文化遗产——杰米拉(2)

因为这所城市占地面积狭小,不得不把歌剧院和广场建在城墙外面。公元4世纪,城内新建了一个洗礼池和一个长方形教堂。居住于此的人口在公元3世纪达到顶峰,足足有2万人。但到了公元5世纪,杰米拉衰败下来。1909年,发掘古遗址的工作开始进行。杰米拉博物馆的入口相对于博物馆内所容纳的大量馆藏来说显得非常狭小。博物馆的三个房间装得满满的,陈列着前面提到的镶嵌画和一些大理石雕像,还有油灯之类的器皿以及烹饪用具。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些建筑物中,有一个欧洲剧场,它是以剧场内的一幅镶嵌画的名字来命名的。欧洲剧场中建有一个庭院,周围环绕着18个房间,房间内都装饰有一些立柱。洗礼池内的装饰壁画至今仍保存如初,但圆屋顶是后来修复的。特别值得注意的是,里面的大浴室至今仍功能完好,在很多地方仍然可见到供热水循环的导管和每个导管上带有的两个面板。在洗礼池后边有一扇大门,通向先前的基督教区。早些时候,在杰米拉周围地区,曾出现过倒卖“古董真品”的现象。这儿也不可能免俗——其中的很多所谓的古董根本就不是真的。

尽管这个遗址本身的占地面积并不是最大的,但它却保存完好

尽管这个遗址本身的占地面积并不是最大的,但它却保存完好

二号建筑的下面竖立着一组雕刻的纪念碑,其他一些散落在建筑的上面或内部。卡拉科姆鲁最早的注明日期的两个纪念碑与平台相连,包括43号石碑,和另外一个最近才发现的114号石碑,建在二号建筑上。在二号建筑顶端,有一个古典时期建造的宫殿。通过考古学家的挖掘,知道这个宫殿(二号建筑B区)有9个带有38个壁炉的房间,一些磨谷物用的磨盘,一个带有壁龛的高台,一个祭坛和一些坟墓。随着古典时期末的一个新的死者葬入的时候(陪葬品有史前骨头古器物,陶器和坏的磨盘),这个古典后期建造的坟墓被挖空了。那时进入这个建筑是受限制的,最后完全禁止进入。 六号建筑,侧面与中心广场的西面相接,最初也是前古典时期后期建造的。这个建筑物后来重新改造,与四号建筑统一起来穿过广场。站在卡拉科姆鲁的楼梯上,面向东方,在夏至可以看到太阳在六号建筑A区后面升起,冬至在C区后升起,春分或秋分在B区后升起。三号建筑位于中心广场的东南外,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被发掘。它是一个宫殿建筑,有12个房间,可供20至30个人居住。二号建筑B区的磨盘、壁炉和烹饪用的器皿表明这里是宫殿的厨房。与二号B区不同的是,三号建筑建于古典时期早期,很明显是围绕一个精致的坟墓建造的。

城中所保存的遗迹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

城中所保存的遗迹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

三号建筑内的带顶的坟墓现在被认为建于公元5世纪。坟墓的上方通过一个小管道与宫殿相连,在坟墓内部,考古学家发现了一个成年男子,死时至少30岁。尸体放在一个编织席上,尸体上涂有一层红色颜料,脸上带着一个镶花的翡翠面具。还有3副玉耳塞,1个玉镯,32颗玉珠,8252粒珍珠,还发现了5个做工复杂的陶瓷器皿。考古副学家得出结论,这个坟墓的主人肯定是卡拉科姆鲁的早期统治者之一。与玛雅其他建筑不同的是,这个建筑在后来的历史中没有经历重大的改变或被占领,因此被保存了下来。

责任编辑:宋丽芳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