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引领新常态,就是要抓住和发掘新常态下的经济发展新动力,培育新的增长点
要正确引领新常态,需要在新一轮的经济博弈下抓住和发掘新常态下的经济发展新动力,培育新的增长点。
1、发掘新常态下的经济发展新动力。
关于经济发展新动力,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把转方式调结构放到更加重要位置,狠抓改革攻坚,突出创新驱动”。根据笔者的理解和体会,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在于创新,在于全面的产业创新、消费创新和区域创新,特别是要重视向科技创新和信息化要动力。
一是要向战略性新兴产业要动力。战略性新兴产业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具有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等特点。经过近几年投入力度加大和政策措施扶持,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初步夯实了发展基础,开始形成新的核心竞争力。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切实把经济工作的着力点放到转方式调结构上来,逐步增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服务业的支撑作用。
二是要向大力发展以现代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要动力。近几年来,以现代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越来越大。这既是中国经济发展阶段的必然现象,也是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我国积极主动转方式调结构的结果。2015年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将达到48%左右,对稳定增长和增加就业的支撑作用将进一步提高。预计未来5年服务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还将继续上升,到2020年将达55%左右,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动力。
三是要向推动传统产业向中高端迈进要动力。虽然工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下降,但其仍然是拉动经济增长中坚力量。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着力推动传统产业向中高端迈进。根据对工业细分行业的利润、增加值和固定资产投资数据有关研究结果,可以发现以下行业的增长高于全行业平均值,预计其将继续成为未来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行业。包括:食品制造业、农副食品加工业以及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居民消费从吃饭、穿衣向居住、出行、文教、娱乐升级,涉及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家具制造业、燃气生产和供应业、汽车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文教、印刷和记录媒介的复制业;医药制造业、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非金属矿采选业等。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