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新常态:认识·适应·引领(4)

经济新常态:认识·适应·引领(4)

三、积极引领新常态

(一)引领新常态,就要用新常态思维去看2015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

1、2015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2015年经济工作提出了总体要求和继续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明确了“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把转方式调结构放到更加重要位置,狠抓改革攻坚,突出创新驱动,强化风险防控,加强民生保障,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的工作方针。

2、2015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

在“新常态”共识上,会议提出了明年经济工作的五大主要任务,包括:努力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积极发现培育新增长点;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优化经济发展空间格局;加强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

从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充分体现了中央“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的思路,而这些的构成和顺序又体现了明年经济工作的重点和次重点安排。

(二)引领新常态,就是要坚持发展、主动作为,把稳增长作为明年第一要务,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1、稳增长是第一要务。

在2015年经济工作的五大任务中,排在第一位的是“努力保持经济稳定增长”。明年的首要经济任务无疑预示着当前中国经济所面临的最大课题。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今年三季度中国GDP(国内生产总值)同比(比上年同期)增速为7.3%,这一数据也一度使得外界对于中国经济能否达到年初设定的7.5%左右的增速目标,产生疑虑。随着四季度大量基建设施项目的批复,以及降息等货币宽松政策的出台,分析人士普遍认为,中国经济2014年增速7.5%左右的目标可以实现,但2015年依然面临着经济下行的压力。

2、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

如何稳增长?会议提出了“关键是保持稳增长和调结构之间平衡”,强调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有力度,货币政策要更加注重松紧适度。”这些都明确了未来政策实施方向中的重点。

针对当前经济运行的情况,财政政策要一马当先,在引导投资的同时支持消费。当前,中国财政状况,尤其是中央财政状况,无论与美欧还是日本相比都比较好,财政赤字占GDP仅2%。在经济下行压力大、货币政策不宜大规模刺激和宽松的时候,更有力度的财政政策产生的副作用相对更小。财政政策“要有力度”将体现在2015年赤字目标的扩大、财政支出规模的增加和节奏的加快等多个方面。事实上,今年以来的财政政策大部分时间表现得比较稳健,这大概也是受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风险的影响。日前,2015年的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已经提前两个月开始下达,这似乎已经预示了明年财政政策更有力度的姿态。

3、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

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于明年货币政策基调的论述“有旧有新”。不变的是“稳健的货币政策”被再次强调,但此次出现的新表述——货币政策要更加注重松紧适度。如何理解“松紧适度”?业内普遍认为,这意味着明年货币政策基调将更为积极,即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货币政策或将进一步加大宽松力度。也因此,不少分析师认为,明年央行实施降准、降息的可能性将进一步加码。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