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简要看看这几年为什么说从高速到中高速?这些年整体的经济,2004年—2007年,大家看到都是两位数,2010年之后开始,2012年、2013年、2014年,今年大概就是7.4%这样一个速度,还是再往下走。从各地方来看,现在我们的北京、上海,现在还有像东北黑龙江,这是增速比较低的。今年前三季度,或者说在1到11月份,我们看到也是这样,就是沿海的一些地方经济增速低一些。除了天津,天津的增速是相对比较高一些,这几年基本上没有太大变化,都是在两位数以上。所以,在京津冀里面,在沿海地区,天津我们讲它一枝独秀期,前些年滨海新区上升到国家战略以后,从2006年开始,一大批的这种大项目、大工业,包括像空客组装、大飞机的组装、装备制造、石化行业、能源行业这方面项目建设比较多,这几年陆陆续续开始投产,发挥效益。所以它的发展应该说还是一直是发展不错。现在天津人均GDP已经在全国是第一了,从2011年开始超过上海,比北京也高。所以,可能按照这样一个速度差(北京现在百分之七点几,天津按百分之两位数增长),再过几年,天津在总量会超过北京,北京应该说还是感到有一些压力的。过去北京,不管是总量还是人均量一直领先。所以这是从速度上来看。
金融危机以来,我们国家按季度上来看这个速度。2009年这时候四万亿刺激以后,经济一下子又回到12%的高速度,后来到现在都是一个逐渐往下走,现在已经降到8%以下,(2012年开始就降到8%以下)。今年前三季度是7.4%、7.4%、7.3%,第四季度估计也就是7.4%,全年平均差不多也就是7.4%,所以大概就是这么一个态势。
三、2015年中国经济工作五大任务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最主要的内容就是两大块,一块就是判断未来发展趋势,讲了九大特征,就是新常态——我国经济发展未来一个新的特征。那么,第二大块就是部署明年工作的任务。明年经济工作任务主要就是五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努力保持经济稳定增长。这就是稳增长。稳增长是第一位的任务。这个里头可能释放出很多信息。大家注意,把稳增长放在第一位,说明现在国家、中央对经济的下行已经感到需要在宏观调控方面要保持增长,不至于继续下行。所以,稳定增长还是第一位的目标,这是一个很主要的方面。
第二个方面,积极发现培育新增长点。这里讲了一个发现、一个培育,那么新的增长点在哪里?刚才其实我们讲的这些东西也不一定都是(新增长点),因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有些新增长点是在不断地变化。我们可以看到一些大的趋势,但是新的增长点实际上是市场经济自发形成的。比如说,我们现在讲的互联网经济带来的一些新的变化,这方面应该说还要不断地去发现和培育。我们一些新的业态、新的商业模式都在发生一些变化,所以要不断地去积极地发现和培育。
第三个方面,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国家还是强调农业作为一个基础,是国民经济的一个基础行业。农业不稳的话,特别是粮食不稳的话,粮食只要欠产,粮食价格、食品价格就会影响,就会影响到我们的CPI(物价指数)。今年我们可以看到,整体的物价指数有升有降,但总体上还是平稳。这个跟农业是有关系的。所以,中央一直强调要重视农业的发展、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第四个方面,优化经济发展的空间格局。这个我下面可以多讲一点,经济发展空间格局涉及到在我们国家这个大的版图上国家区域发展的重点在哪里,这与各个地区的发展密切相关。
最后是加强和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老百姓的生活这个方面,仍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
在主要任务里,会议提到的三个关键点。
第一,每年的经济工作会议要公布宏观调控政策,宏观调控政策最核心的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这是中央能够调控的手段。所以今年还是在讲这几个概念:财政政策是积极的,货币政策还是要实行稳健的,这保持了与前几年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所以你看提出,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有力度,货币政策要更加注重松紧适度,要促进“三驾马车”更均衡地拉动增长。
这个里头,我们看到,历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定调的时候,从2010年到现在2014年大体上变化不是太大。2010年,因为是在金融危机的时候,所以要尽快地从危机中走出来,我们提出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那么到2011年,是稳增长、调结构、防通胀,把通货膨胀也是放在一个很重要的位置。2012年的时候强调提出房产税的改革,所以房地产这一块提了一下,今年就没有这个概念。2013年的时候,讲到要推进城镇化。那么今年是稳中求进,连续三年都是这么一个提法,今年是讲“稳中求进、改革创新”。
关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所谓的稳健的财政政策,就是讲的有松有紧、有保有控,要保什么,要控制什么,这个都是很明显的。
那么稳健的货币政策,就是要与过去的适度宽松进行区分。适度宽松是讲,在货币发行上供应量要大一些,也就是所谓的M2货币供给量这方面要大。这个政策我们现在还不用。还是在强调是稳健的货币政策。那么,当经济出现过热时,货币政策才偏向紧缩;现在经济没有过热,是一个偏冷的局面,所以当经济出现衰退迹象时,货币政策要偏向扩张,所以我们讲的是这样两个方面。
那么我们看财政政策现在这个状况啊,浅的是讲,GDP的增速,这些年到现在已经开始往下降了,但我们的财政赤字在增加。你看从2009年四万亿投资以后,赤字一直在往上增,这就是我们财政这一块。国家拿钱来搞投资,包括基础设施的建设,这方面投资很大,所以风险也在逐渐扩大。那么房地产行业,房地产投资2014年还是略微向下走,高的时候,在2006年、2007年的时候,每年的房地产的投资达到30%,后来往下降,那么现在只达到15%以下了,大概今年前三季度在12%,低于整体投资增长速度15%大概三个百分点。所以现在总体上投资房地产的速度还是处在百分之十几,比过去高峰时期已经有非常大的一个降幅了。
下面就接着可以具体讲一下在优化经济发展空间格局上这样一个变化。
优化空间格局,我们以前的提法是叫优化国土开发的空间格局。我们过去在国土开发上有开发过度、无序的问题,到处都是开发、到处都是工地,生态环境破坏很严重,所以在优化过度开发空间格局里,国家专门编制了一个主体功能区规划,就是把全国960万平方公里(陆地面积)划分了优化开发地区、重点开发地区、限制开发地区和禁止开发地区,今后形成城镇空间、农业空间和生态空间,所以它要划定一个边界,哪些地方属于生态涵养,是不能搞开发、不能搞工业,像我们北京北部山区,密云、怀柔、平谷、延庆这些地方都是生态涵养地区,这些地方现在要严格地限制工业。在国土开发的空间格局里面,这主要是搞国土开发空间管制,我们要限制一些地区,特别是生态脆弱的地方、生态资源环境承载力比较低的地方,开发强度要低,这个是非常明确。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里面讲的是经济发展的空间格局,还讲怎么去找未来发展的支撑,还是促发展,所以跟我们前面讲的国土开发管制还是不一样的。所以,这次首先是把过去讲的四大板块:实施“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东部率先”,这是一个覆盖全国的四大板块的战略还要继续实施。为什么这么提呢?前一段,很多地方的人也讲,中央这几年好像不太提(四大板块)了,也不提西部开发了、中部崛起,是不是想用一个新的政策来替代。其实这是回应我们的一些质疑。中央讲这个事还要继续实施,因为四大板块战略从“十一五”开始,才做了两个五年计划,很多任务还没完成,西部地区现在很多贫困地方发展还非常落后,那么中部地区也还是这样。在这个基础上,今年提出来明年要有三大战略。这三大战略,现在我们在媒体上反复地看到,我们稍微多讲一点。
一个就是实施“一带一路”战略。“一带”就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一路”就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这个“一带一路”的战略,可能有一些人已经接触得比较多。它不是一个区域性的战略,它是一个开放性的,是国家对外开放、构建全方位开放体系的一个战略。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