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稳增长是为了解决经济发展中的就业、城乡居民收入、社会保障等一系列问题,稳增长可以为调结构留下回旋余地;调结构是为了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调结构可以实现更高水平的经济稳定增长。因此,要在矛盾的统一中把握好二者之间的平衡。
201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明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努力保持经济增长,关键是保持稳增长和调结构之间的平衡。如何理解和把握这一战略举措,可以从三方面来认识。
稳增长就是要保持适度的经济增长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经历了30多年的高速增长,随着经济总量持续扩大和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成本提高,我国国民经济已经从高速增长进入中高速增长区间,这是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也是新常态,超高速增长既无必要也无可能。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经济增长率也不能太低,而是要保持中高速的经济增长速度。
发展是硬道理。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就经济增长速度而言,意味着从过去的高速增长进入中高速增长,不意味着在当前阶段要进入中低速增长,更不是低速增长和不增长。只要是集约的、有质量的、可持续的增长当然是要追求的。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共同富裕,要实现共同富裕,其基本前提之一是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
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才能解决经济发展中的就业、城乡居民收入、社会保障等等一系列问题。世界银行数据库提供的数据显示,到2012年世界人均GDP为10281美元,同年中国为6091美元,较世界平均水平低约40%。发展中的问题需要通过加快发展的办法来解决,落后的问题同样需要通过加快发展的办法来解决。
保持中高速增长才能避免陷入中等收入陷阱。我国已经进入中等收入国家的行列,避免陷入中等收入陷阱客观上要求在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之前,还需要继续保持一定的速度。伴随经济总量的扩大,增长速度总体上会呈现由高速、中高速、中速、中低速、低速等发展趋势。况且在任何一个发展阶段,经济增长难免会遇到内外部不可控因素的影响,高速阶段也会出现低速增长时期。根据国家统计局提供的数据,1979年到2013年我国年均增长率为9.8%,但是若从年度数据来看,有9个年份低于8%,因而客观上要求在当前一个时期,需要保持中高速增长。
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才能实现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任务和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达到中上等发达国家水平。按照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战略部署,到2020年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经济方面的重要任务是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2010年我国GDP总量为40.15万亿元,这就意味着到2020年要达到80.30万亿元,要实现这一目标从2014年到2020年的7年时间需要保持约6.8%的经济增长率。2010年我国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分别为19109元和5919元,这就意味着到2020年则需要分别达到38218元和11838元,要实现城乡居民收入翻一番的目标,2014年至2020年的年均增长速度同样需要达到约6%。要保持适度的经济增长速度,就需要根据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采取相机抉择的宏观经济政策。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两年时间,党中央采取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将国民经济稳定在中高速增长区间,相应地要求明年要继续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避免强刺激强紧缩而产生的宏观经济的大幅度波动。同时,针对当前经济下行压力,要求积极财政政策要有力度,货币政策松紧适度。要实现新中国成立100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同样要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当然我们要追求的经济增长是有质量的速度、更加注重环境保护前提下的速度、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前提下的速度。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