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矿区污染严重,不住居民,工人们一般住在塞维尔城。塞维尔城内设有教堂、赌场、电影院、医院和一般住宅区。因为地势过于陡峭,一般的轮式工具无法到达,只能乘坐火车前往。城内也是只见楼梯不见街道。在城内穿行需要不断地爬台阶上下山坡。目前当地开放了矿工生活体验项目,游客可以穿戴全套的矿工装备,进入铜矿矿山内感受当年矿工的生活和工作情况。
小镇沿着从火车站升起的庞大的中心阶梯而建,地势非常陡峭
去矿区的汽车顺着盘山公路爬过了一道道青山,越过了一座座绿岭,在一个海拔二千多米的山顶上停下来。这是一个很大的水泥地广场,一边是一排供矿工们更衣洗澡用的长长的平房,平房外面就是一个火车站的月台,矿工们从这里乘电气火车在地下穿过几道山下矿。这里是参观的第一站——特矿地下采矿场的地上入口处。
参观者可以随着上班的矿工一起,乘坐专用的电气火车,在山洞地道里行驶约九公里,来到地下采矿场的第八坑道。这条长约十公里的坑道是全矿上下十四层坑道的最底层。从这里到最上面一层坑道的总深度为六百米,到地面的高度约为一千米。这里用矿块自然崩落法采矿,即把宽八十米、长一百二十米、高一百八十米的矿块用炸药崩落。矿石通过一条条矿溜井从上往下放落到第八坑道的矿山火车上,然后被运送到数公里以外的两个选矿厂加工。三千二百名矿工分三班连续生产,平均每天采矿石七万多吨。坑道里有三个大型的电梯,矿工们乘坐它们到各层坑道上班。电梯一次可载三百五十人,运货三十多吨。
在巅峰时期,塞维尔拥有15000名居民
下了电梯,顺着高大的坑道步行七八百米,来到一个高达三十米的庞然大物面前。这就是每小时可破碎五千吨矿石的粗破碎机。破碎后的矿石通过矿溜井放落到矿车上运走。乘火车返回地面后,可去参观科伦选矿厂。刚走进那长方形的高大厂房,一股刺鼻难闻的硫磺味扑面而来。这里机器轰鸣,噪声很大。选矿场全部是自动化,连续三班生产的工人加在一起只有二百人。厂内共有两个车间:一个破碎车间,一个磨浮车间。破碎车间里,有八台又高又长的圆滚直径达三米的大型细破碎机。大块的矿石经过破碎之后,就变成蚕豆大小的小块矿石。小矿石通过传送带进入磨浮车间加水磨碎就变成了矿粉浆水。浆水里再加上一种化学催化剂,铜就分离出来了。暗黄绿色的铜浆呈泡沫状飘浮在一排排水槽上面。把这些铜浆泡沫烘干即可得到含铜达百分之四十的铜粉。冶炼厂将这些铜粉放在炉中高温熔炼,即可生产出含铜达百分之九十九以上的精铜。
从科伦选矿厂绕盘山路行驶约两公里,来到烟雾腾腾、怪味难闻的卡伦托内斯冶炼厂。这是参观的最后一个项目。只见山腰里矗立着一座足有百米高的巨大烟筒,黄白色烟柱滚滚翻涌,形成一大片浓浓的灰云,把整个厂房都笼罩起来。走进烟气腾腾的厂房,只见工人们戴着防毒面具在紧张地工作。九座高大的反射炉的炉口,火红的铜水喷流如注。
沿街建筑是由原木搭建的,通常漆成鲜艳的绿色、黄色、红色和蓝色
智利早在一八六九年就是世界上第一大产铜国,年产五万多吨,可满足世界消费量的百分之六十。20世纪初,当美国发现智利拥有丰富的铜矿资源时,投资冒险家便蜂拥而来,在铜矿大量投资,捞取了数以百万美元计的丰厚利润。
六十年代末,智利政府为了不让外国人控制智利的经济命脉,在所有美国公司投资开采的大铜矿大量入股,同它们合资经营。一九七一年,智利政府为捍卫民族利益,采取果敢行动,把包括特尼恩特铜矿在内的全国五大铜矿全部收归国有。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