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增加有效供给的“聪明投资”稳增长、促改革(2)

以增加有效供给的“聪明投资”稳增长、促改革(2)

(四)优化经济结构,需要增加有效供给的“聪明投资”

具体主要表现在:一是适应新型城镇化推进,一大批中心城市的交通、公用事业基础设施迫切需要加快升级换代(如相互联通的高铁网和中心区域的地铁网、周边区域的轻轨、地铁),实现社会生活基础条件的结构优化,在利用和消化钢铁、水泥等过剩产能的同时,形成长期的支撑性优质资产,这需要积极加大一系列投资;二是调整产业结构,需要运用节能降耗减排的中高端新产能、新供给,选择性投资建设示范园区和示范项目,促进“双高”产能的市场化淘汰、替代;三是我国农业现代化向高端发展,需要选点建设现代化农场、加大农业与科技和信息等现代化因素的结合、探索引入现代化设备和系统升级;四是制造业加快升级改造,需要通过重点企业的技术改造项目,带动新技术的研发和引进、新设备的制造和引入、新产品的创新和开发,促成产业升级和国际分工地位的提升;五是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发展,需要在加快开放准入的同时加大国家选择性的相关投资。2013年中国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6.1%,首次超过制造业,但仍远低于发达国家70%左右的水平,也比同等收入水平的发展中国家低10个百分点左右,即便在“金砖国家”中,中国的服务业占比仍然是最低的,这同时所表明的,便是其相关投资与发展的空间及其必要性。

(五)使发展成果更好惠及民生,需要增加有效供给的“聪明投资”

未来需要增加有效供给的民生领域主要有:一是应对人口老龄化解决“养老难”,需要积极增加养老设施供给。从现在的人口结构来看,我国已快速进入老龄化社会,养老压力日趋严峻。“放开二胎”等人口政策的进一步调整势在必行,同时在机构养老、园区养老、社区养老等业态从硬件设施到软件服务的所有投入,必须适应客观要求;二是推进人力资本培育,需要增加设施供给。一方面,经济欠发达的中西部(尤以老少边穷区域为代表)教育设施供给仍明显不足、教育资源短缺亟待填补;另一方面,对社会生活影响日升的学龄前教育和作为国家经济发展重要支撑的现代职业教育等领域,有效供给明显不足;三是进一步深化医疗改革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需要增加医疗设施设备投资;四是实现“住有所居”,需要政府在保障房、商品房双轨统筹规划之下,根据社会公平要求继续加快棚户区改造,增加公租房、共有产权房等保障性住房供给;五是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体育需求,必须加快相关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和文体设施建设。参照欧美发达国家经验,2015年以后,“十三五”及中长期,均需要加快建设博物馆、图书馆等文化设施以及足球场、运动场馆等体育设施。

(六)应对“雾霾”式挑战加快改善生态环境,亟须增加有效供给的“聪明投资”

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应对以雾霾为代表的环境危机因素的挑战,尽快改善环境,并加强国际合作应对气候变化,是改善民生的最为迫切需要之一。为此,一方面,需要加大相关投入,加快治理河流、大气、土壤等中间的存量污染物;另一方面,需要加快优化能源供给方式,调整能源、资源利用的结构和技术路线,大力加快煤炭清洁利用的设施投资建设,加快发展地铁、轻轨等综合性快速公共交通,加快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厂等环保设施建设,多措并举加快节能减排降污。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