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是南亚和中国是印度多数智库的研究重点。印度智库对中国研究,尤其是以中印关系中的边界问题和西藏因素为主,近年来,随着中印两国交流加深,印度对中国的研究逐渐呈现多元化,涉及经济、产业、资源、环保等领域。
五是参加政府顾问委员会是印度官方智库的一种重要形式。在印度,学者个人向政府建言献策,多是以顾问委员会委员的形式参与。遇及战争和有争议的重大社会问题时,印度政府会请智库学者牵头成立专门的委员会,对相关问题进行评估。在此过程中,印度学者可以获得政府文件,评估结果分可公布和不可公布两部分。
六是来自国际的资助呈上升趋势。印度一些民间独立智库的资金多来自国外基金会及跨国公司资助。来自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欧盟以及其他跨国机构的资助不断增长。这些资助让政府对其存在目的、价值等产生疑虑,而且对智库研究的独立性也会产生影响。
四、印度智库参与并影响政府决策的主要方式
印度智库主要通过以下方式影响政府决策。
一是通过媒体发布观点,影响社会舆论,影响决策。当前印度智库参与决策的重要方式,主要是间接地通过在媒体上刊登文章、参与电视新闻访谈、网络访谈评论等,对当前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等热点问题展开深入讨论,亮明自己的观点,从而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进而影响政府决策。特别是对一些突发性事件和应急决策,通过媒体影响决策的方式十分有效。比如,一些智库曾经针对印度与中国边疆纠纷、武器装备等方面的几篇文章发表后,在印度及国际上引起极大的反响,还特别需要印度外交部门出面解释。
二是利用专题报告、专著宣传其政策主张。印度智库一般针对当前或未来的重大问题出版专著,或者出版专题研究报告,这是印度智库影响政策最常见的方式。如考尔的《外交官回忆录》,狄伯杰的《印度与中国:1904-2004年》和白蜜雅的《中国和印度》等。
三是举办各种培训班。印度各种智库多通过举办各种培训班,传播自己的观点、立场,以此达到影响政府政策制定的目的。如国防研究与分析所经常为军人和政府官员举办培训班,研究所的研究人员也应邀为各地部队讲课,研究中国的智库研究人员,经常会被东北地区驻军邀请讲授中印边境问题。
五、印度智库运行机制
(一)智库资金方面
印度官方智库资金主要来自官方拨款以及承担课题的经费。上世纪80年代,印度社科理事会、大学拨款委员会、政府机构以及计划委员会一直都是智库的重要资金来源。自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一些支持社会科学研究的私营公司还成立了一些新基金会,各种私营基金会和信托基金开始资助社科研究项目和计划,来支持印度智库发展,比如海德拉巴公共企业研究院经费部分来源于印度社科理事会和安德拉邦政府。
民间独立智库的资金除举办一些论坛、讲座、发行出版物筹措以外,主要来自企业和社团的捐助,比如塔塔财团、比拉基金以及福特基金会多年来一直是资助印度独立智库的主力。此外,国际资助也是印度智库资金来源的主要渠道,印度和整个南亚一样,所接受的来自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欧盟以及其他跨国机构的资助不断增长。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