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实现中国梦的“船”或“桥”

什么是实现中国梦的“船”或“桥”

十八大倡导要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目标任务。从此岸到彼岸的路径方法的构建,是实现中国梦的核心内容。我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层面24个字解决的就是实现中国梦的“船”或“桥”。下面从认知与践行的关系、培育与践行的意义与怎样培育与践行三个方面谈点个人的看法。

一、“内化于心而外化于行”

认知与践行的关系,我们可以用“内化于心而外化于行”来表述。我们常说的“内化于心”,主要讲的是认知;“外化于行”,就是讲践行。“内化于心而外化于行”就是强调知行合一,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相统一。所以我们称之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光有认知,单讲形而上,把自己悬在空中下不来,坐而论道,是无益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着眼点和落脚点在于通过培育与践行,去推进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实现中国梦。这就需要形而上与形而下相结合,需要认知与践行相统一。如果离开认知,缺乏“内化于心”这一环节,大家既记不住24个字,更不知晓其中的含义,又如何“内化于心”呢?如果不能“内化于心”,又怎么能“外化于行”呢?因此,践行的第一步工作就是要抓好认知一环。认知,其实包括两个步骤,先是“认”,认可24个字并要把它们牢牢烙在脑海里,成为永久性的价值记忆;然后才是“知”,理解24个字的深刻内涵并要把它们内化到血液与骨髓里,成为思想性的价值基因。这两个步骤的实现,才是“内化于心”的真正达到。只有这样,才能形成践行的自觉。只有自觉践行,才能发挥这24个字在价值观上的引导作用与指导功能。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张少华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