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态势、新体系、新伙伴 (2)

新态势、新体系、新伙伴 (2)

外交新常态的关键词是合作共赢,基本手段是互惠交融。中国正在以空前的热情和投入建立自己的全球伙伴关系体系。用巨大的产能输送通道和利益共享纽带将遍布世界各地的双边伙伴关系连结在一起,赋予条带状和网格化的特征,是中国外交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变化。中国领导人深知,如果中国的发展不能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支持,中国的发展成果不能回馈世界,中国将不可能成功实现崛起。

几乎每个人都隐约感觉到国际秩序和世界格局的重大转折将会在2020年前后到来,在此之前的每一个年份都具有关键性、指向性的意义,都将不断有新的标志性事件发生。

2015年将是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和依法治国的关键年,一个总体稳定、合作的外部环境不可或缺。

2015年将是全球经济复苏的关键年。在经历2014岁末的波动之后,日本、俄罗斯和多数新兴国家深陷“减速通道”,美国重新成为全球增长引擎,世界经济形势的不确定性进一步增多。

2015年将召开关于气候变化和发展议程的三个全球峰会,联合国后2015发展议程能否正确制订、合理区分国际社会的紧迫和新兴任务,关乎中国的利益。

2015年将是全球热点问题发生新的复杂变化的一年。乌克兰局势会否沿对抗道路继续下滑,伊朗核谈判能否修得正果,朝鲜在金正恩三年守孝期满之后将会作出何种抉择,缅甸改革能否穿越稳定与冲突的十字路口,中国无远弗界不能等闲视之。

2015年将是大国关系深化重组的一年,美、俄、欧、中、印、日之间的利益分化与组合将更加活跃,“新冷战”的浓云随时可能重新积聚。中国已不是43年前那个只能靠选边站队来翘动地球的次级大国,要主动运筹好中美、中俄这两对基轴性的大国关系,推动均衡国际关系架构生成。

201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对战后国际秩序的回顾、反思与瞻望将贯穿始终并随一系列纪念活动转化为外交风向,思潮和观念的交汇碰撞将为该构建一个什么样的未来秩序带来启迪。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底举行的中央外事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我们最大的机遇就是自身不断发展壮大”。这表明,中央认定,如何在变化的世界上善用不断增长的实力、妙用不断扩大的影响,是外交新常态的核心课题。

从另一角度理解这句话便是:我们面临的最大挑战也在于自身。中国越是发展强大,越是接近成功崛起的拐点,越需要对自身、对世界保持理性、清醒、全面的认知,这是避免犯战略性、颠覆性错误,防止和平崛起功亏一溃的根本要求。

挑战无处不在,外交新常态需要把握好安全和发展两方面的议程,做到相辅相成、并行不悖。为了发展而搁置甚至牺牲安全利益的作法已经成为过去,片面强调安全而挤占发展空间的作法亦不可取,为开拓进取而开拓进取的“跃进”之风也需引起警觉。

中国已是准强国,除非自己犯错,没有谁能够颠覆中国的发展。对已长成“大块头”的中国来说,最大的安全寓赋于交融中,最大的利益蕴涵在共赢里。坚持正确方向,“西西弗的悲剧”不会属于中国。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