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选择。对外开放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要不要继续开放?朝什么方向开放?怎样开放?习近平同志全面把握国内国际两个大势,在对外开放方面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
改革开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是我们党在当时历史条件下作出的关键战略决策和伟大实践探索,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新的时代条件下,我国如何继续推进和深化改革开放,举世瞩目。
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同志到地方考察的第一站就选择广东,在我国改革开放先行地提出“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发出了继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明确信号。在我国发展新阶段,习近平同志深刻阐述改革开放的重大意义:“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2013年10月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的演讲中,习近平同志进一步强调:“我们将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促进沿海内陆沿边开放优势互补,形成引领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开放区域,培育带动区域发展的开放高地。”
习近平同志关于改革开放的目的是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思想,振奋了民心,提升了国际社会对中国经济的信心。
对外开放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我国对外开放究竟应该走什么样的路?针对一些人否定改革开放的错误言论,针对一些人宣扬西方“普世价值”,传播西方新自由主义的私有化、市场化和经济自由化等思想,习近平同志旗帜鲜明地指出,中国“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在当代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造福人民、振兴中华。
习近平同志提出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对于确保改革开放全面深入推进、不偏离社会主义轨道具有根本指导作用。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