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统领。要使战略成为贯穿各种规划的灵魂,除了规划编制部门和人员的自觉性和能力之外,还要有机制设计:一要形成机制保障。不妨从十三五规划开始,成立相应的规划编制委员会,从各部门、各领域、各阶层抽调人员参加规划的论证和编制;另外,随着十八届四中全会部署的180多项依法治国举措的落实,行政审查职能部门机构或将产生,作为政府工作的各种规划,在提交立法程序确认之前,应由相应审查机构进行审查,以保证战略决策在规划中得到落实。二要形成动力保障。2014年8月18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重要改革举措实施规划(2014—2020年)》。这为未来7年我国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时间表和路线图,同时也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两个一百年”战略目标提供了动力和制度保障。因此,十三五时期的各种发展规划,必须紧扣上述改革举措实施规划,考虑不同时间、不同领域和环节体制机制和动力的变换,确定不同的战略目标。
当然,一项政策、一部规划,要得到有效实施,不仅在于是否反映了各方面的主观愿望,甚至也不能完全靠法律的强制,而更多地取决于是否有一套对各行为主体具有“激励兼容”的机制设计。如果因为节约用地用水、节约能源资源的直接代价得不到应有的补偿,如果因为保护生态环境引起的发展的机会成本仅仅换来名义上的好评,那么,超规划用地用水、不顾生态环境承载而发展高污染高消耗和超排放的产业,及巨额的土地出让金和一时一地的高增长,极易诱使各种花样翻新的机会主义行为,从而会“鼓励”对规划目标的偏离。
通过机制设计使多元甚至利益相互冲突的行动主体实现共同目标,发达国家有不少经验值得借鉴,相应的理论成果近年来也为多次诺贝尔经济学所肯定。如排污权交易、向社会购买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中的PPP,跨流域生态补偿,自然资源(包括捕鱼、矿产开采、无线电频率、航道)公开拍卖,以及公益性、基础性网络行业的管制与激励等,都需要有“精巧”的机制设计。但所有这些机制设计都必须建立在两大基础之上才行得通:一是发达的现代市场经济,即资源配置由市场机制所决定而非任由各种行政机制左右;二是发达的现代政府治理,通过完备的法律、严格的标准和严密的监测,使得各种机会主义行为受到抑制,也使得所有遵从规则的行为在交易中得到足够的回报,从而构成对规划、政策和制度实施的自我激励。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