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红头不如口头”的管理方式

改变“红头不如口头”的管理方式

军无常强,亦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军强;奉法者弱,则军弱。

管理方式是治军方式的直接体现。深入推进依法治军、从严治军,要求我们在管理方式、治军方式来一次彻底的革命和根本的转变,推动由“权力主导”向“规则主导”转变,真正走出“红头不如口头”的权治方式和人治方式。

到部队调研,很多官兵反映,这些年部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在管理方式上变化不大。他们抱怨,不怕练打仗,就怕打乱仗。部队缘何打乱仗,很大程度是管理方式不依法、不循规造成的。

比如,有的单纯依靠行政命令管理,搞“权大于法”那一套,“拍胸脯就干,叉腰子就上”;有的单纯靠习惯和经验开展工作,一讲从严管理就搞上十条八条“禁令”,一说依法治军就拿出“土政策”“土规定”;还有的靠突击式、运动式抓工作,上级来检查时严得不近人情,上级一走又恢复原样。诸如此类,其结果不是把部队秩序搞乱,就是把人心搞散。

法者,治之正也。是否具有法治思维,往往决定着部队的管理方式和官兵的精神面貌。譬如,基本情况相似的两个单位,一个专设互联网吧,一个严禁官兵上网;一个让官兵按规定外出,一个严禁人员外出;一个科学管控手机,一个一律不准使用手机。结果前者生机勃勃,秩序井然;后者气氛沉闷,一片怨言,一到转业退伍,往往留不住人才。

邓小平同志说过:“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改变“红头不如口头”的管理方式,运用法治方式管理部队,可以让人各负其责,各行其是,各安其任,各尽其能,保证部队井然有序、忙而不乱、干有效益。

当年,部队管理中曾出现过“非典效应”。在“非典”期间,各部队按纲抓建、依法落实,部队忙乱现象明显减少。这充分说明,减少人治,增强法治,部队就会严格正规、严肃活泼。

部队是要打仗的,管为战、治为胜是部队法治化建设的根本。信息化条件下的作战,是三军联合作战,人员来自不同军兵种,装备有成千上万种型号。若要实现互联互通、联合融合,光靠一顿饭的感情、同学战友的关系、上级领导的招呼、三番五次的协调是万万不行的。“非大明法度,不足以维持”。如果不是建立在条令化、制度化、规范化的基础上,就无法实现联合作战,更勿论打胜仗!

“万事皆归于一,百度皆准于法”。今天,加强部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搞一体化标准化信息化,都离不开法治化。不按法治思维办事,不靠法治方式管理部队,这化那化也不可能“化”起来!

责任编辑:佘小莉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