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目前还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在住房、医疗、教育三大民生领域问题还比较突出,如住房保障、医保方面,还没有完全覆盖到弱势人群,教育方面,进城务工农民子女、长期人户分离异地就业的城市居民子女在一些城市还不能享有同等教育,等等,这些都需要政府进一步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均等化之路还任重道远。
展望2015年,收入分配有望进一步深化。备受关注的《中央管理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方案》已于今年1月1日起正式实行,2015年将成为收入分配改革的提速之年。无独有偶,最近机关事业单位和城镇职工养老“并轨”改革方案也将付诸实施。中国劳动学会副会长苏海南认为,养老金“并轨”,已成为广义收入分配体系改革的重要突破口和抓手。
“中国未来发展能否避开中等收入陷阱,能否重启未来发展新动力,都系于分配改革。”财政部财科所所长刘尚希建议,2015年应抓住契机进一步深化收入分配相关改革,包括抓紧推进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改革有关工作,更好发挥税收调节收入差距作用。
根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将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常住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稳步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研究员、人力资源研究中心副主任都阳认为,户籍制度改革牵涉医疗、教育、养老等保障制度,如果将社会保障的统筹层次提高到中央层面,全国一个标准,户籍制度改革的难度会小很多。
“研究表明,如果把改革措施做到位,通过促进劳动力的进一步流动,可以带来效率改善和生产力提升,每年大概能带来相当于1万亿元到2万亿元的收益。”谈到户籍改革,都阳如是表示。
祁述裕向本报记者透露,2014年由文化部公共文化司牵头起草的关于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若干意见已经中央高层会议讨论通过,2015年上半年有望实施。另外,由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牵头起草的公共服务体系保障法(草案)经过反复修改,基本定稿,也有望于2015年出台。前者提出了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具体思路,后者则为公共文化服务提供了基本的法律依据。
祁述裕说,公共文化服务是当前政府工作的一块短板,两者实施后,将把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具体化,使其在文化领域落到实处,成为对政府工作考核的指标之一。这也是服务型政府建设提速的又一大标志。
“以前在公共文化服务方面各地差异很大,城里人、农村人,人们享受不同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东部地区、西部地区也有很大差异。这块短板补上之后,将有助于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的实现。”祁述裕最后说。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