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认识中国共产党党性思想的形成与发展(4)

如何认识中国共产党党性思想的形成与发展(4)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特别是十八大以来关于党性的理论创新实现了又一次重大飞跃。在十七届四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在党性观念方面有两个重要的新表述:一个是提出了“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命题,指出:“全面推进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进一步把党建设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求真务实、改革创新,艰苦奋斗、清正廉洁,富有活力、团结和谐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确保党始终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对确保党的先进性的重要意义。另一个是提出了“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提高全党思想政治水平”的命题,指出“必须按照科学理论武装、具有世界眼光、善于把握规律、富有创新精神的要求,把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作为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抓紧抓好”。到了党的十八大报告和十八大修改的党章,关于党性观念的新认识更加集中。党的十八大报告对新形势下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提出了以“一条主线”、“两个坚持”、“五个建设”、“四自能力”、“一个目标”为内容的总要求,即“牢牢把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这条主线,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全面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党的十八大党章要求,中国共产党要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必须紧密围绕党的基本路线,“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整体推进”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不断提高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使我们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成为领导全国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前进的坚强核心。

其一,党的十八大把“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上升为关于党的建设工作的总标题,凸显了“科学化”在党的建设中的极端重要性。

其二,党的十八大把党的建设的“主线”,由十七大的“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发展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从而把党的纯洁性建设提高到同党的先进性并列的重要地位。

其三,党的十八大按照科学发展观的原则和方法诠释“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内涵,特别强调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需要从思想、组织、作风、反腐倡廉和制度五个方面“全面加强”、“全面推进”、“整体推进”。

其四,党的十八大把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发展为“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从而使建设目标的表述更全面、更科学。

其五,上述内容不仅都是中国共产党党性的体现,而且还直接间接地涉及党性的具体观念,如党的先进性、纯洁性、纪律性、自觉性、学习性、服务性、创新性等。这些新的理论和观念,都为我们理解中国共产党的党性提供了文献依据。

在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中,蕴含着丰富的党性思想,其中有关党性的核心、党性的根本、党性的表现方式等重要理论问题的深刻概括和阐述更是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现实针对性。

其一,共产党党性的核心是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和政治方向。在2013年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8.19”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党性,核心就是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站稳政治立场”。围绕这一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多次集中论述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的极端重要性。

责任编辑:佘小莉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