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有求安稳,少创新等享乐主义意识存在。
1.学习上自觉性、主动性还不强。业余学习缺乏持之以恒,一以贯之的精神,学习零敲碎打,缺乏系统性。特别是在理论学习还不够用心,理论素养还比较浅薄。办公室工作一直忙于琐事较多,上班时间工作排得满满的,节假日主观上常有想要躲懒思想,只是因为工作需要只好加班准备材料。平时下班时间偶有空余就会想要偷偷懒,多睡会儿觉,多上会儿网,多看会儿小说,还想着要去购物,有意无意地放松了业余学习。虽然有时晚上也坐下来看书学习,但总是静不下心来每天固定时间学、深入系统地学,“三天打渔两天晒网”的学习,效果不好。
2.工作中创新性、前瞻性还不够。平时工作处事中常常习惯提醒自己知足常乐,助人为乐,以快乐工作生活为目标,在服务群众、服务基层、服务产业发展方面缺乏创新思考、创新举措。客观上因为工作岗位和知识层面的局限性,缺少新思想火花,新知识学习不够,前瞻性的思考也少了;主观上认为只要做好自己份内的工作就好了,规定动作做到位,自选动作、创新工作自己想出来只有给自己多加压,多做了还会多有错处,听到的批评就会多,大家就会对我不满意,同事关系就会不好,瞻前顾后,还是行动少。
(四)有松管控、超标准等奢靡之风现象存在
1.公款使用管控不够严。办公室后勤接待服务工作中,在公款的使用管理上存在制度不够健全,通报不够及时,“三公”经费使用未公开,接待服务跟风,有超标准安排现象。一方面是对“三公”经费管理意识还不够强,认为礼尚往来是应该的,人家这么做我们也要一样,生怕不合规矩,影响了**形象,特别是在接待来访调研的领导、同行、客商时,在住宿、用餐和纪念品安排方面有时超标。另一方面是自己也有做好人的想法,各条线领导、处室因工作需要要求安排用餐、纪念品的,不安排不好,怕影响各条线对外工作的联系,怕请来的客人和基层部门企业人员对局里有意见,造成有些方面管控不够严。
2.艰苦朴素意识不够强。在个人生活管理上,虽然一直以来注重自律,量入为出,但是艰苦朴素的意识淡薄了。在穿着方面,买不起名牌也有讲究品牌,有空就想逛街购物,有时看见好的就欲购买,不管是否实用,费时费钱。在外出住宿方面,不管是用公款还是自费,出门总想住高星级饭店或高档商务酒店,嫌小饭店不卫生、设施条件不好。
三、“四风”问题根源剖析
1.理论学习不够深,理想信念有所松懈。通过查摆问题,特别是撰写对照检查材料,一遍遍地修改,一次次地自查,让我深深地意识到自己还存在很多不足。究其原因,主要是放松了学习,放松了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改造,造成了在坚持和实践理想信念上有些松懈,最终反映在自我意识上。一是没有深入系统地学习党的政治理论,没有充分理解党的政治理论,学习存在片面性。理论学习纯粹是为了要求而学习,近年来,除了参加党组中心组、党支部学习外,很少利用业余时间去学习、去研究政治理论方面知识,集中学习中对政治理论只满足于记住几条重要论断和几句讲话,缺乏对理论的研究、理解和思考,缺乏认真的自我对照和思想上的警觉,总以为自己勤奋、敢当、不计较得失、有爱心、讲奉献,个人思想素质就不错了,却不知政治思想素质远不止这些,在政治高度、大局观念等方面还有差距。二是没有把理论学习放在重要位置,存在以干代学的现象,特别是当工作与学习发生矛盾时,总是以工作为重,认为学习是“软指标”,可以往后推一推,客观上强调工作忙、压力大和事务性工作较多,缺乏持之以恒自觉学习政治理论的毅力。如:在每日的计划中,我多数会把学习的事情放在最后,如果来不及就不学了,睡前十分钟看书有时也省了,还给自己找理由“今天加班写材料太累了,或者太晚了,明天一起学吧”。三是学用结合的关系没有处理好。在理论体系把握上和融汇贯通地运用理论学习成果去指导实际工作上不适应,忽视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导致理论学习与实际工作脱节,理论知识未能有效地运用于实际工作,指导工作,导致工作缺乏创新。这些年我一直坚持剪报和摘录好词好句,但是近年来摘得不少,学习得少,消化得少,理论知识、前人经验吸收借鉴不够,工作效率和效果不能达到最优。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