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这样做县委书记:内外招贤纳士助力经济(3)

习近平这样做县委书记:内外招贤纳士助力经济(3)

重视智力投资,大力发展教育文化事业

习近平同志非常重视教育,他说:“教育是立国之本,是富国强兵之路,人人有责,必须抓好。”

1982年,习近平同志到任不久,就对全县学校危房进行了一次普查,发现200多所村小学共有3590平方米危险校舍,上万名学生趴在水泥板、土台子上上课,4万名学生自带板凳。

1984年,正定筹措187万元资金,对1020间近15000平方米危房进行了维修,购置桌凳3000余套,有16个村为学校盖了教学楼,很多被挤占的学校操场又重新腾出归还了学校。

1983年10月,习近平同志明确提出,教育要改革,要改而不乱。根据这一原则,县里将民办教师工资列入干部工资序列,较好地解决了民办教师待遇和拖欠教师工资问题,使广大教师特别是民办教师深受鼓舞。县里还积极推行教师聘任制、考核制,打破铁饭碗,全县2985名专职教师中有2833名达到了聘任资格,增强了教师队伍的上进心和责任感。

在抓好教育的同时,习近平同志还狠抓精神文明建设。他提出,要以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教育为核心,抓党风带民风,抓县城带农村,抓典型带一般,以治理脏、乱、差为重点,狠抓环境净化、绿化、美化工作,整顿公共秩序,扩大文化活动阵地,让文明之风吹进每个家庭院落,让文明之花开遍正定大地。

3

1984 年5 月,时任中共正定县委书记习近平到正定县武警中队调研,就加强领导,关心生活,把县中队建成一支新型的人民武装力量提出要求,并现场解决中队急需解决的困难和问题。

加强党的建设,强化组织保障

习近平同志十分重视加强党的建设。他指出,要摆正党的建设和“四化”建设的关系。忽视党的建设和政治思想工作,会给党的事业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少数党员、干部存在违法乱纪、贪污腐败、作风涣散等问题,非下大力气抓好不可。

习近平同志要求组织部门摸清全县党组织和党员的基本状况,正确分析不同时期入党的党员的思想特点和主要问题,并要求各级党组织认真坚持“三会一课”制度。根据习近平同志的意见,正定开展了针对党员的“三个教育”:一是新时期建党纲领的教育,二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教育,三是先锋模范带头作用的教育。

习近平同志高度重视领导班子建设,要求切实解决好领导班子的四个问题:一是解决好政治路线、政治立场问题;二是解决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问题;三是解决好党的组织生活不健全、不正常问题,要充分发扬党内民主,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四是解决好班子涣散、软弱问题,要敢于坚持原则,敢于抵制、纠正不良倾向和歪风邪气。

1983年12月,在习近平同志主持下,正定县委出台了《关于改进领导作风的六项规定》,要求各级领导干部总揽全局,抓大事,谋大势;反对官僚作风,注重工作实效;搞好班子团结,维护班子统一;坚持以身作则,不搞不正之风;努力加强学习,不断提高领导水平;树立雄心壮志,为“四化”创优争先。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