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金融将进入更快发展阶段(2)

移动金融将进入更快发展阶段(2)

促进电子商务健康发展。电子商务是日益流行的新商业模式,可以满足消费者个性化、多样化消费需求。移动金融打通线上线下两条交易通道,能够为电子商务发展探索新的可复制、易推广的典型应用、商业模式和服务渠道,可以提供符合电子商务企业和消费者多元化需求的金融服务,有效满足各社会群体对电子商务服务的需求,有助于扩大内需、创造就业机会。

催生新的信息消费模式。信息消费已成为日益活跃的消费热点。移动金融在金融信息获取、传递、共享的效率和成本等方面具有巨大优势,能够为促进信息消费提供安全可信、方便快捷的金融环境,有效带动电子制造、软件开发等相关产业链升级。而且,随着移动金融向平台化、体系化发展,其本身已成为社会公众交易信息、信用信息、消费信息等的核心载体。发展移动金融将进一步丰富信息消费的内容,挖掘和释放消费潜力,活跃信息消费市场,催生新的信息消费模式,成为拉动消费升级的重要力量。

推动智慧城市和绿色城市建设。建设智慧城市和绿色城市是我国城市发展的重要方向,有利于政府职能转变。深化移动金融在公共服务领域的应用,不仅能降低城市公共交通、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日常管理、公益事业、生活服务、企业服务等领域的服务资源整合成本,而且能带动城市服务和管理向数字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形成多层次、现代化的城市公共服务体系,提升城市为不同群体提供优质、均等公共服务的能力,加快我国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发展移动金融应坚持的原则

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在移动金融标准规划、基础设施建设、检测认证体系完善、试点推动、产业支持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举措,为移动金融发展奠定了必要基础、营造了良好氛围。展望未来,移动金融将进入更快发展阶段。推动移动金融发展既需要政策的引导与支持,更需要市场各方的持续创新。相关部门和金融机构应守住安全底线,把握好以下原则。

将安全放在首位。安全是金融业持续健康发展的生命线,也是移动金融发展的底线。没有安全,就谈不上金融稳定,更谈不上金融普惠发展。移动金融涉及账户管理、个人资料、金融交易等方面的敏感信息,其产品的规范性与安全性至关重要。各参与方在开展移动金融创新应用时,应坚持“安全可信、联网通用”原则,推行基于金融IC卡安全芯片的线上有卡交易方式,始终把客户权益保护放在首位,设身处地为百姓着想,严格落实国家及金融行业相关标准和信息安全要求,让百姓在享受便捷金融服务的同时,有效保障金融资产安全。

秉持便民利民理念。让更多百姓便捷、经济地享受到金融创新和信息技术发展成果,是金融普惠发展的目标,也是移动金融创新应用的立足点。各单位应秉持服务民生的理念,从业务、产品、服务等方面扎实做好移动金融应用创新工作,让百姓切实享受到移动金融服务上的普惠性、安全上的可靠性、使用上的便捷性、经济上的合理性,得到更为人性化和多样化的金融服务。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