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毅亭:系统学习研究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十八大前后重要讲话和著述(2)

何毅亭:系统学习研究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十八大前后重要讲话和著述(2)

二是习总书记十八大之前的讲话和著述内容丰富,有不少专题逐渐为人所知,有必要进一步挖掘和研究。

比如,习近平同志曾对“贫困”有精彩论述。在宁德工作期间,提出我们不担心说错什么,只是担心“意识贫困”,没有更加大胆的改革开放的新意;也不担心做错什么,只是担心“思路贫困”,没有更有力度的改革开放举措。“摆脱贫困”,其意义首先在于摆脱意识和思路的“贫困”,只有首先“摆脱”了我们头脑中的“贫困”,才能使我们所主管的区域“摆脱贫困”,才能使我们整个国家和民族“摆脱贫困”,走上繁荣富裕之路。他把脱贫工作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紧密联系在一起,深刻指出,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在有些方面落伍了。落伍原因历史学家们可以慢慢探究;但对于更多的人来说,励精图治,发奋图强,以中国的繁荣昌盛为己任,尽短时间使整个国家“脱贫”,尽短时间使中国立于发达国家之林,才是更为紧迫、更为切实的思想和行动。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唯有全民把经济建设当作最大的政治!他在宁德大力提倡“滴水穿石”精神,给人启迪。他提出,滴水穿石的自然景观“喻之于人,是一种前仆后继,勇于牺牲的人格的完美体现。在整个历史发展进程,在一个经济落后地区谋发展,都应该不追慕自身的显赫,应寻求一点一滴的进取,甘于成为总体成功的铺垫”。他动情地说:“我推崇滴水穿石的景观,实在是推崇一种前仆后继,甘于为总体成功牺牲的完美人格;推崇一种胸有宏图,扎扎实实,持之以恒,至死不渝的精神。”在浙江,习近平同志对“困难”的诠释也极富新意。他指出,时代进步总是在解决时代难题的基础上实现的。困难之“困”,围住的是失去生命的“木”而不是充满活力的“树”;困难之“难”,动动“点”子、用用脑子就可能迎来“又”一“佳”境。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