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是习总书记十八大前后的讲话和著述,体现了志存高远、勇于担当、内敛厚重的政治品格和精神世界。
在十八大之前的讲话和著述中,有不少文字真实反映习近平同志的家国情怀和政治品格,给人留下深刻印象。革命传统和革命理想始终是习近平同志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对人民,他始终保持敬仰热爱之心。上山下乡的经历,更使他形成了一种深厚的黄土地情结、为民情结。他曾充满深情地说,回想起陕北7年的劳动锻炼,在那样艰苦的环境中,在一度被剥夺一切权利的情况下,我还能为人民群众做事,现在情况好了,为什么不能更好地为人民群众多做实事呢?
如何认识自己,如何看待成绩,习近平同志始终保持虚怀若谷、谦虚谨慎的态度。在正定,他曾多次拒绝采访宣传。他清醒地指出,对领导干部不是不可以宣传,但不能多,并要把握好宣传分寸。世界上没有至善至美的东西,你把一个人说得完美了,人们就不相信了。后来在浙江他也说,天下无尽善尽美之事,世上无十全十美之人。问题在于往往自病不知,识己更难。因此他提醒领导干部用“欣赏”的眼光看别人,用“挑剔”的心理看自己。在工作中,他特别注意维护团结、与人为善,提出要正确对待自己和别人,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与人为善,常怀善念。当然,工作和生活中也难免产生一些意见、隔阂、矛盾,对原则问题要理直气壮地坚持正确立场,但在具体生活中许多矛盾都不是因原则问题而引发的,对此则应讲风格,讲胸怀,不去斤斤计较,多想着人家的好处。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