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化遗产——夏文考古遗址(2)

世界文化遗产——夏文考古遗址(2)

老庙宇建筑是一个附加建筑和改建后建筑的综合体。原始建筑的建立时间大约要追溯到公元前900年。这个建筑被称为老庙宇,它包括三个相互连结的土墩,形成 “U”字形结构,这个“U”字形结构正好围绕着一块凹陷的圆形广场。北部的土墩横截面为45×75米,高14米;中部的土墩横截面为29×44米,高11米;南部的土墩横截面为35×71米,高16米。每一个土墩内都建有画廊,而在中部土墩的中心处,也建有一个画廊,放置着夏文考古遗址中主要的宗教人物。该画廊高4.5米,雕刻着花岗岩神人同形同性论的人物,这些人物明显地带有猫的特征,例如尖锐的牙齿和锋利的爪子。此物体的尖状底座位于画廊的地板,顶端正好嵌入天花板上。此画廊的上面原本也是一个画廊。后来,上部画廊地板上被移去一块石头,可能已经默认将这个画廊当作神喻之地了。在1945年的山崩中,上层的画廊被毁坏了。

这里的斜坡和广场周围都是石头建筑

这里的斜坡和广场周围都是石头建筑

考古学家认为,在大约公元前400年,这座神庙经过了一次修缮和一系列的修建,修缮后的规模比原来的更大,但仍呈“U”字形,正是这种结构形成了新“U”字形的平台和遗迹,它们聚集于正方形的广场上,形成了新庙宇。但是,大约公元前200年,夏文文明开始衰落,村落建设停顿下来。这座著名的神庙,当地的人们也不再用它了。

朴素迷离的历史文物

人们在挖掘中发现战争,至少是战争仪式,对夏文人来说极为重要。庙宇中发现的一些彩塑雕像中有矛、盾、刀、棒等多种武器形象,甚至有几个雕像手持砍掉的人头。由此可见当时一部分人的悲惨命运,这其中多半是些打了败仗的人。

景物别致多姿

景物别致多姿

夏文考古遗址石板雕刻中,有块刻有美洲虎形象的石板极为著名,而另一块最为令人费解的当属兰藏独石柱(即立碑)了。这块石柱高达4.5米,通体用白色花岗岩雕成,底部埋藏于查文—德万塔尔神庙的地基内,顶端直达庙顶。在这块独巨石上,刻有一只猫口犬牙、大眼、长着獠牙的嘴、头上爬满了蛇,但手脚似人形的生物。这个生物带有明显的猫科动物的特征,有人认为,这种东西上可通天堂,下可接地狱,它可能是某种神谕物,也可能是一种发源于亚马逊的宗教崇拜。同时,人们猜测,这座神庙实际上是围绕这座雕像建的,因此它在这个遗址上或许是矗立在原来地点的惟一的一座石雕。而夏文考古遗址最重要的石刻可能是一个戴着精美头巾的人像。这幅石刻作于公元前400年左右,人像的双臂垂在身旁,双手各握着一根节杖。这种人称“节杖神”的雕刻还以略微不同的形状出现在蒂瓦纳科和瓦里。

考古学家在夏文北部沿海的遗迹中,发现了大量的黑、土褐、红色陶器。它们由夏文人制造,陶器造型最有特色的是优雅的镫形嘴罐和粗颈瓶。镫形嘴罐需要很高的技术水平才能制成。陶器以低浮雕装饰,用抽象的圆环和螺旋形组成,也有抽象化的动物形象。用锤、锻、焊加工的金制品也出现在查文艺术中,如来自兰巴耶克谷地的长方形凸纹饰板和圆柱形王冠上的金饰。

责任编辑:宋丽芳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