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3)

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3)

03 武汉大学国学院副院长 孙劲松——

民本思想和以人为本理论具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讲话中反复强调了传统文化中的民惟邦本、重民本、以民为本、安民富民乐民的思想,指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理念,“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

据《尚书》记载,大禹的孙子夏启的儿子太康即位后沉迷游乐,外猎不归,招致百姓反感,被后羿侵占了国都,他的母亲和五个弟弟被赶到洛河边,追述大禹的告诫,而作《五子之歌》:“皇祖有训,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孔子所描述的理想社会,也体现了人本与民本的思想。后来《孟子》又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观点,荀子则更进一步提出“天之生民,非为君也;天之立君,以为民也”。由此可见,民本、人本思想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

传统民本思想强调服务人民、满足需求。《礼记·大学》中所说“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贞观政要》记载,唐太宗曾经对大臣说:“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这都说明,作为管理者、执政者,秉持“民惟邦本”的理念,服务人民、满足老百姓的物质文化需求是最基本的事情。

但作为执政者,如果仅仅停留在满足民众的需求层面还是不够的。传统民本思想也强调“引导群众、提高素养”。《论语》之中有一段话:“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这就是孔子提出的庶民、富民、教民三部曲。这也正是习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强调要“引导人们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的主旨之所在。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