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公车拍卖树立典范 确保“车改”实效(2)

望公车拍卖树立典范 确保“车改”实效(2)

焦点三:拍卖是否是公车改革的终点?

“正是此次公车拍卖的公正透明让参与的人更加放心,价格也水涨船高,没有造成国有资产流失,这对改革来说是有益的”,被称为“公务车改革第一人”的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叶青一直在密切关注公车拍卖的每一个环节。

但做好了公务车拍卖绝不等于公务车改革成功了、完成了。叶青说,公务车改革目前面临主要的三大问题,公务车拍卖、车补发放和司机安置。

叶青表示,公务车拍卖的模式已经趋于成熟了,尤其是这次首批中央机关公务车拍卖所确立的公正透明的执行过程做了一个榜样。未来需要考虑的是,大规模的公务车取消后在拍卖出去之前这段时间内的存放、保养等问题,不能形成车收上来了没人管的情况,使车辆受损造成国有财产的损失。

其次,发放车补的方式已经为人们所接受。未来需要注意的是要监管落到实处,不能出现一边拿车补,一边用公款或下属单位租车供领导使用的情况,更不能允许车辆拍卖之后绕一圈又回归原位的情况发生。建议由纪委发文规定,如果领导接受下属单位为其租车,视同受贿。

叶青表示,三个问题中最难办的还是司机的安置。可以考虑将一些车况比较差的、拍卖不出去的车辆集中起来,成立车辆服务中心,或交由汽车租赁公司管理,按照市场化运作。

徐永胜说,公务车制度改革具有“扣扳机”的作用,是打破官本位的一项改革,也是利益再调整、再分配的一个过程,实际上是要树立廉洁政府的示范作用。下一步要用3年时间,推动全国的公务用车制度改革。

预展拍卖公车尤需细节操作透明

随着“取消一般公务用车”的公车改革工作的推进,拍卖取消车辆自然是当前各级党政部门面临着的一项重要工作。虽然,目前有部分地区已进行公车改革,并将取消车辆进行了公开拍卖。但所取得的实质性成效或带来的舆论影响却不尽人意。如河南中牟县拍卖43辆公车,经过多轮竞价,成交总金额却才39.11万元,甚至有报道称“国有资产增值率达53.2%”。公车被贱卖,国有资产反倒增值,这着实让人大跌眼镜。那么引起民众质疑也就再所难免了。

而此次,中央和国家机关本级取消的公务用车将正式启动第一批拍卖。三家拍卖公司分别于1月25日、26日及2月1日举行专场拍卖会。每辆竞拍车辆的前挡风玻璃上,都贴上了车辆的新旧折损程度估分,或曾经的事故等级,供现场参与预展的群组参考。这不仅为公开公平公正拍卖公车开好了头,更是迈出了公车改革的实质性一步。

不过,要真正严格按照公务用车改革工作要求,有力推进公车改革的顺利进行,确保公车拍卖的阳光公开、公平公正,不给暗箱操作留有任何余地,除了在制度设计和预展等程序问题上需要全程公开外,还需要在细节和操作上做到阳光透明,如起拍价是如何算出来的需要向公众解释,拍卖公车的采购价、何时候买的、行驶里程以及采取公开拍卖和处置结果都应向社会公开。因为,“公开不彻底”正是引发民众舆论质疑的主要原因。

所以,在推进公车改革工作中,只有在每一个环节上做到公开透明,在每一步操作上都做到阳光公开,一切都明码标价,让权力置于民众监督的阳光下, 才不会出现暗箱操作,才能避免公车拍卖成为一个新的腐败源头和契机,才能有效防止公车拍卖成为“内部处理、内部交易”和成为领导干部的“变相福利”。而且,也只有如此,公车改革才能真正的改到位,超标、超配的公车才能真正的革除之。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