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化遗产—— 斯泰克方丹、斯瓦特科兰斯、科罗姆德拉伊和维罗恩斯的化石遗址(2)

世界文化遗产—— 斯泰克方丹、斯瓦特科兰斯、科罗姆德拉伊和维罗恩斯的化石遗址(2)

地理环境

斯泰克方丹化石遗址位于距约翰内斯堡(南非东北部城市)大约50公里的一座山头上,距离山顶不足10来米。化石洞主体下面是一片辽阔的地下洞群。这些洞群以浑然天成的地下湖泊和千姿百态的钟乳石、石笋而享誉四海。斯泰克方丹化石洞是由地下水位之下的白云石溶解于水后沉积而成的,它被认为是非洲原始人类化石最丰富的地区之一。该化石洞占地面积大约5摩根(南非地积单位,合2.116英亩)。现在由于地下水位的下降,游人们在通往地下湖泊的大厅里即可慢慢品味这大自然的杰作。

科罗姆德拉伊化石洞高40米,长125米,宽50米,它不像大多数对世人开放的石洞那样——也许只有这里会让人们体验到真正“体面”的洞中旅行。游人穿过洞口时无须弯腰,沿着砌好的楼梯可以进入位于地下22米的电梯,而从电梯中走出来时,游人们已经到达地下40米处了。科罗姆德拉伊化石洞目前仍处在活跃状态,里面的许多形成物正以每一百年1毫米至1厘米的速度生长。科学家们估计该洞已有22亿年的历史,洞中75%的形成物历经沧桑而至今完好无损(其余25%遭人为破坏)。该化石洞中的平均温度为16摄氏度,空气湿度终年保持在80-98%之间。

山谷中有许多考古洞穴

山谷中有许多考古洞穴

考古发现

这个被称作“人类摇篮”的遗址出土有三件举世闻名的人类先祖化石:一是1997年出土、距今约330万年的南方古猿“小脚”化石。它被称为是目前世界上最古老的人类先祖骨架。二是1947年出土的“普莱斯夫人”头骨化石,距今260万年至280万年。它是首例完整的成年南方古猿非洲种头骨化石。三是1924年出土的“汤恩幼儿”南方古猿头骨化石,距今约200万年。其中“小脚”化石和“普莱斯夫人”头骨化石都是在斯泰克方丹岩洞发现的。

历史价值

斯泰克方丹、斯瓦特科兰斯、科罗姆德拉伊和维罗恩斯的化石遗址拥有大量古代人类居住过的洞穴遗迹,其演变历史可以追溯到3300万年前,是人类进化和起源的有利证据。从中发现的化石可作为确认早期原始人类的多个标本,尤其是距今450万至250万年前的南方古猿的标本,以及180万至100万年前人类使用火的证据。

在此发现的化石确定了早期原始人类的一些标本

在此发现的化石确定了早期原始人类的一些标本

责任编辑:宋丽芳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