厘清权力边界,就是划定政府与市场、社会的权力边界,明确政府应该管什么、不该管什么。从现阶段行政实践看,厘清权力边界的主要矛盾是政府管得太多需要“放”,政府应坚定地放权于市场、放权于社会。放权于市场,关键是将市场机制能够自行调节的事情还给市场,加快推进“三个大幅度减少”:一是大幅度减少对资源的直接配置,二是大幅度减少对微观事务的管理,三是大幅度减少对资源要素价格的干预。放权于社会,关键是将社会组织能够自己管理的还给社会,加快推进“两个转移”:一是行规行约制定、行业技术标准规范拟定、行业统计分析和信息预警、行业纠纷调解等行业管理和协调事项,转移给行业组织承担;二是对有关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水平能力的评价、认定,以及相关从业执业资格、资质等专业技术管理与服务事项,交由社会组织自己管理。
强化履职责任,就是明确政府在市场和社会管理中应该承担的责任。政府是责任主体,权力是政府履行公共责任的一种工具。明确了政府的履职责任,也就明确了政府权力的边界。就地方政府而言,履职的重点是公共服务、市场监管、社会管理、环境保护等。具体而言,对于市场,政府的主要责任是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保障公平竞争、弥补市场失灵;对于社会,政府的主要责任是加强社会管理,扶持社会组织发展,在公共服务上保基本、补短板、兜底线,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政府组织体系主要解决的是政府“谁来做事”的问题。政府的职能是由具体的政府机构来承担的,如果仅有职责体系的合理而没有组织体系的优化,转变政府职能往往就会成为一纸空文,难以取得实质性成效。因此,需要从纵向和横向两个层面着手,在整体上构建与现代政府职责体系相适应的组织体系。纵向职能配置的优化,主要是突破政府层级间“职责同构”的模式,根据权责事相统一的原则,合理划分政府间管理权限,减少管理层级,优化政府层级间职责分工和组织架构。对于横向职能配置的优化,主要是解决同一层级部门间职能配置“碎片化”的矛盾,坚持以职能有机统一为导向,深化大部门体制改革,健全部门间协调配合机制。
政府职责体系和组织体系分别从理顺政府与市场、社会关系和理顺政府层级间、部门间关系的角度,架起现代政府治理体系成长的主体框架,构成推进政府治理现代化的两大基石。这也决定了加强政府职责体系和组织体系建设是打造法治政务环境的重点。
以深化“四张清单一张网”建设为总抓手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浙江省围绕推进政府治理现代化,统筹推进“四张清单一张网”建设,即厘清行政权力清单、推行政府责任清单、实施企业投资负面清单、推行专项资金管理清单、打造浙江政务服务网,不断提高行政效能,在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打造法治政务环境方面取得明显成效。下一步,我们将继续以“四张清单一张网”建设为总抓手,进一步深化其他方面改革,形成依法确权的权力设定机制、公开规范的权力运行机制、科学有效的权力制约机制、追溯严明的行政问责机制,进一步打造法治政务环境。
加快推进综合执法改革。针对当前执法权力横向过于分散、纵向趋于雷同,多头执法、多层执法与执法力量不足、执法人员素质不高同时并存等问题,坚持以执法职能有效集中为核心,通过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和机构整合等形式,大力推进跨部门、跨领域综合行政执法,加快建立权责统一、权威高效的行政执法体制。在推进过程中,要高度重视改革统筹工作,按照执法重心下移的要求,逐步减少省级政府部门执法队伍。
统筹推进重点领域改革。一是创新开发区行政体制。围绕经济发展大平台建设,加快推进各类开发区跨类别、跨区域、跨层级整合,通过“多区合一”“区政合一”等形式,建立“一个发展平台、一个管理主体”的管理体制。二是统筹县乡体制改革。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进一步理顺县乡关系,明确县乡职责边界,优化县乡行政资源配置。三是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按照政事分开的要求,加大事业单位清理规范力度,加快推动公益类事业单位去行政化,推进有条件的事业单位转为企业或社会组织。
全面优化机构编制配置。按照构建与现代政府职责体系相适应的组织体系的要求,进一步深化政府机构改革,优化机构编制配置。在机构设置方面,横向上坚持以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制为改革方向,优化机构设置;纵向上切实改变传统机构设置“上下一般粗”的状况,鼓励市县探索实行多样化的机构综合设置模式。在编制配置方面,重点做好“控、调、改”三篇文章。控,就是严格控制编制总量和财政供养人员规模;调,就是调整编制配备结构,激活编制存量;改,就是通过改革释放编制潜力。
(作者系浙江省省长)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