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改革“设计师”习近平(2)

经济改革“设计师”习近平(2)

关键:以经济体制改革为主轴

当前,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不少集中在经济领域,经济体制改革任务远远没有完成,经济体制改革的潜力还没有充分释放出来。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就必须坚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不动摇。

——习近平在《求是》杂志2014年第1期上发表的《切实把思想统一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上来》中表示

这一思想和判断,正在融入中国改革的新实践。

理顺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从政府角度看,关键是明确角色,找好定位,既要搞活放开,又要管理到位。从市场角度看,破题口就在经济体制改革。

“在全面深化改革中,我们要坚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主轴,努力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新突破,以此牵引和带动其他领域改革、使各方面改革协同推进、形成合力,而不是各自为政、分散用力。”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指出,经济体制改革在市场经济改革过程中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

2014年年初,习近平在《求是》杂志第1期上发表《切实把思想统一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上来》,他在文章中,再次对十八届三中全会的这一论述予以了重申。

2014年2月28日,全面深化改革小组第二次会议上审议通过了《关于经济体制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专项小组重大改革的汇报》,文件对这一思想又进行重申。他在会上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头,对其他领域改革具有牵引作用”,让大家看到他这样判断的执着。

......

思路决定出路。与此同时,以“放权让利”为内容的产权改革,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土地流转等一系列措施,正在遍地开花。抓住经济体制改革这个“牛鼻子”,带来全面深化改革实现新突破,习近平的这一思想和判断,正在中国落地生根,逐步改变中国的未来。

突破:转变政府职能

转变政府职能是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核心,实际上要解决的是政府是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重点是政府、市场、社会的关系,即哪些事应该有市场、社会、政府各自分担,哪些事应该由三者共同承担。

——2013年2月28日,在中共十八届二中全会第二次会议上的讲话

这一战略和决策,正在改变中国经济,带来新生态。

政府职能转变关系到经济发展的活力。“现在政府职能转变还不到位,市场监督问题较多,公共服务比较薄弱,这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不符。”2013年2月28日,习近平在十八届二中全会上说。

习近平在十八届二中全会上强调,转变政府职能,关键是要明确往哪里转、怎么转。“转变政府职能是实际上要解决的是政府是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重点是政府、市场、社会的关系,即哪些事应该有市场、社会、政府各自分担,哪些事应该由三者共同承担。”习近平说,话语铿锵,思路异常清晰。

转变职能方向必须明确。

“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是党的十八大确定的转变职能只能的总方向。要按照这个总方向,科学界定政府职能范围,优化各级政府组织结构,理顺部门职责分工,突出强化责任,确保权责一致。”习近平在十八届二中全会上强调。

转变职能必须打破思维误区。

——大部门制要稳步推进,但也不是所有职能部门都要大,有些部门是专项职能部门,有些部门是综合部门,综合部门需要的可以搞大部门制度,但不是所有综合部门都要搞大部门制,不是所有相关职能都要往一个筐里装,关键要看怎么摆布符合实际、科学合理、更有效率。

——转变政府职能需要放权,以发挥地方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但并不是说什么权都要下放,该下放的得下放,该加强的也要加强,有些职能搞得太分散反而形不成合力。

从政府和市场的关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关键,政府职能转变三个维度,习近平以经济学家的视野,“设计师”的雄心,为当下经济领域改革擘划出线路图和关节点,呼应改革的热点、难点和焦点,为续写中国经济强劲发展的新传奇给出答案。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