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尼黑安全会议(慕安会)2月8日落下帷幕。德国关于其外交政策调整的表述引发舆论关注。分析人士指出,乌克兰危机给德国调整二战后奉行的“低调克制”外交带来契机,能否在斡旋过程中发挥更多影响力、能否按照符合德国和欧盟意志的方式化解危机,将成为考验德国新外交政策的试金石。
(图片说明:2月7日,在德国慕尼黑,德国总理默克尔在第51届慕尼黑安全会议上讲话。默克尔表示,通过向乌克兰输送更多武器不能平息冲突,军事手段不能解决乌克兰危机,各方应通过政治途径解决这一问题。)
机遇与挑战并存
乌克兰危机将德国推至外交博弈的风口浪尖,也给德国外交政策的变化提供了机会。
去年慕尼黑安全会议前夕,德国外长施泰因迈尔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提出“有为外交”的理念。在随后的安全会议上,德国总统高克和德国国防部长冯德莱恩先后表示,德国已准备好承担更多国际责任。
时隔一年,冯德莱恩在本届慕安会上对德国具体如何实行“有为外交”作出解释,分五个方面阐述德国希望通过合作在国际事务中发挥领导作用,包括合作发展、合作应对冲突等。
冯德莱恩多次提到乌克兰危机的例子。譬如,乌克兰危机需要各方共同应对,欧盟、北约及欧安组织应发挥更大影响力,作为三个组织的成员国,德国有“与盟友共同分析决策的意愿以及合作解决冲突的能力”。
施泰因迈尔在本届慕安会上也重申了德国调整外交政策的决心。他说,关键问题不是德国是否要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影响力,而是“在哪儿”和“如何”发挥影响力。
(图片说明:2月8日,德国外长施泰因迈尔在德国出席第51届慕尼黑安全会议。)
中国前驻德国大使梅兆荣说,受历史因素影响,德国不太可能通过军事途径发挥更大影响力,因此只能走政治途径。而斡旋乌克兰危机成为德国扩大自身影响力的一个契机。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