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党建思想四大特点

习近平党建思想四大特点

牢固的人民主体观是习近平党建思想的最根本要求

牢固树立唯物史观的根本观点和立场,是习近平人民主体观的基础所在。习近平反复强调人民的主体地位,他指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

改进工作作风、净化政治生态是习近平人民主体观的生动体现。他强调,工作作风上的问题绝对不是小事,“如果不坚决纠正不良风气,任其发展下去,就会像一座无形的墙把我们党和人民群众隔开,我们党就会失去根基、失去血脉、失去力量”。中央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就是对社情民意最直接、最现实、最响亮的回应。

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是习近平人民主体观的价值追求。习近平在当选总书记后的第一次公开讲话就重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他特别关心社会弱势群体和困难群众的合法权益,在阜平县考察扶贫开发工作时,强调对各类困难群众,我们要格外关注、格外关爱、格外关心,千方百计帮助他们排忧解难。这些都表达出习近平心系人民、热爱人民的鲜明立场和真挚情感。

好干部必须为民担当,是习近平人民主体观的重要标志。“决不辜负各位代表和全国各族人民的信任和重托。”这承诺掷地有声,体现出对国家、对民族、对人民的责任担当,已经落实到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治国理政的实践中。

以中国梦统领执政理念是习近平党建思想的突出亮点

中国梦战略构想,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的责任担当,升华了我们党的执政理念。

中国梦明确了党的执政目标。中国梦的战略构想把“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确定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共同奋斗目标,实现了党的执政目标的具体化,为中国共产党人自觉担当执政使命指明了前进方向。

中国梦突出了党的执政宗旨。习近平把“人民幸福”纳入中国梦的基本内涵范畴,这是对党的执政宗旨的深化和拓展;习近平还强调“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从更广阔的层面拓展了党的执政宗旨的内涵,回答了“为谁执政”的问题;习近平提出,实现中国梦必须依靠全体中国人民,这就科学回答了“靠谁执政”的问题,坚持了群众史观的基本立场。

中国梦完善了党的执政原则。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三个必须”的重要论述,第一次把中国道路、中国精神和中国力量三大要素有机统一起来,使之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三个关键要素,进一步完善了党的执政原则。

中国梦丰富了党的执政方略。首先,发展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其次,人民是实现中国梦的动力源泉;最后,实干是实现中国梦的保障。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