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假干部”让实事求是情何以堪?

“造假干部”让实事求是情何以堪?

在中纪委公布的2014年中央巡视组两轮巡视整改情况中,20个省份中15个省份的整改通报提及整治干部档案造假。根据全国统一安排,目前,各级组织部门正在对干部人事档案分级、分批展开系统专项审核,各级别公务员和参公管理人员档案均将纳入审核范围。明确将干部的出生时间、参加工作时间、入党时间、家庭主要成员等作为审核重点。

正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有些条件不够的干部为了“占位子”“争帽子”,档案造假手段可谓层出不穷,年龄、履历常遭“整容”,其中修改年龄、工龄和党龄最为常见,跨地区调动前后的履历、学历造假相当普遍,改“身份”进机关的现象屡见不鲜,于是乎“洗档案”科级可以变处级,档案造假几乎成了“公开的秘密”。

任何社会,精英群体的总体道德水准,往往对各个阶层起到一定的示范引导作用。现实当中假商品扰乱市场秩序,假药品坑害群众健康,假证件搅乱公平正义,假身份违法犯罪屡屡得逞,这个一定程度上和官员群众当中的诸多不当行为的教唆作用密不可分。“造假干部”的危害不仅仅会搅乱用人秩序,蚕食政府机关公信力,更重要的还会将社会道德风尚引向歧途。

中国共产党人是一个历来奉行“实事求是”原则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历史无数次地告诉人们,党什么时候坚持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我们的事业就会无往不胜;党什么时候偏离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我们的事业就会蒙受损失、遭遇挫折。特别是在处于执政地位的今天,如果我们党的干部习惯于在“三龄两历”上作假,谁能保证他不会在工作、政绩上造假呢?

显然,对于干部档案造假“零容忍”,这并不是什么新课题,更不是一觉醒来突然发现了的一种乱象。既然称其为“潜规则”,说明这种歪风邪气由来已久,根深蒂固,由此所造成的干部“逆淘汰”现象也就几乎不是什么新闻了。事实上,“造假干部”玩弄假档案的手段并不见得有多高明,恰恰是我们在干部选拔任用程序当中的疏松管理,造成了今天的乱局。

正如湖南某基层干部所言“只要将公安户籍和人事档案部门疏通好,涂改年龄等信息并非难事”。虽则我们的组织部门对领导干部的选拔任用,在年龄、学历、工作经历等多方面具备更加明确和具体的要求,恰恰是由于有人已经将相关职能部门的工作人员“摆平”了,造假者才有了上位的机会。如此说来,有关部门之所以强势,人人想钻进去谋个一官半职,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这种岗位能够带来直接经济利益。

由此我们不难得出结论,正是由于档案部门的疏松管理,甚至于监守自盗,加之纠错机制缺乏、造假成本低,让造假者屡屡得逞,难免导致那些所谓的“干部任前公示”完成了走过场。看到专家关于“建立干部档案数据库并全国联网”、“加大处罚力度”的建议,不由得不让笔者对我们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之处境倍感尴尬,对于某些党员干部的党性原则充满了担忧和疑虑。

责任编辑:佘小莉校对:郭浩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