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街串巷学雷锋 53载义务修理小家电(3)

走街串巷学雷锋 53载义务修理小家电(3)

摘要: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每天帮人修理小家电,这都是日常小事,但在历经时间的洗礼后,呈现出的便是无垠的大爱、大道理。纵观王家治老人几十年做好事的足迹,不难发现,这并非是他心血来潮的一时冲动,而是他回报社会回报党的实实在在的行动,而这一行动一坚持就是53年。

3.做好事一辈子不嫌老 干到干不动的那一天

王老为了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他想尽了办法,吃尽了苦头,每晚都躺在床上深思,怎样才能做到为全市和所有社区居民服务,这让王老非常头痛,天天都在寻思。功夫不负有心人,机会终于让王老给盼来了,2014年6月,赭山公园一次维修小家电时,在围观人员口中得知,镜湖区红梅社区需要家电维修志愿服务,就是找不到人,不知道王老愿不愿意去,这突如其来的消息,顿时让王老来了精神,立刻上前查问红梅社区的详细地址和需要什么样的服务。等修完小家电王老连家都没回就急急忙忙赶到了红梅社区,社区主任见到王老来到社区,听说主动要来为居民服务,非常的感动,紧紧握着王老的手说:“早就听说王老这个人,就是没有机会见面,今天王老还亲自到社区来报名,真是太好了,我代表红梅社区所有居民对您表示感谢,您辛苦了。”如今的王老把自己每天的时间都安排的井井有条,每周一去官陡街道鸠兹社区,周二、周四去红梅社区,周三去黄果山社区,周五、周六安排在官陡街道中江社区,就这样王老每天不停的服务着,从不间断,无怨无悔,默默无闻地为社会奉献真爱。

一大早,记者跟随王家治来到大富新村张思福老人的家。因为腿脚不便,每日都要听的收音机坏了后,张老很是郁闷,在头一天下午,他终于和王家治约好了上门来修理。近半个小时后,王家治终于找到了原因,由于过量充电,电池板已经报废。稍加思索,王家治便决定免费送一块全新的充电电池给张老,并反复告知他充电时要注意的细节。两年来,王家治一直坚持着过去的那条原则--为老弱病残免费上门服务。

一顶社区配发的志愿者服务红色帽子、一件绿色老式外套、一个墨绿色大包,王家治还是那副“标志性”打扮。王老已经77岁高龄,但是仍然精神矍铄。采访中记者试图帮老爷子拎一下工具包,发现挺沉,有十几斤重,包中都是各种修家电的装备。王老最终还是拒绝了记者的帮助,“真不重,拎着这个到处走早就习惯了,有时候还要带好几个家电回家修呢……”

“现在的生活呀,更忙了,基本一天都没得歇。”自从被媒体报道并被大家熟知后,王家治的生活似变而未变--依旧朴素地住行,依旧热心地助人,唯一不同的是,王老比以前更忙了,每一天,他不是在帮助人,便是在帮助人的路上。

“每天早上在赭山公园修理,每周一下午去鸠兹家苑养老中心,周三在黄果山社区,周末上门服务……”说起自己的时间安排,王家治显得格外满足。对于王老而言,帮助他人是习惯更是爱好,已然成为他生活最大的一部分。“学雷锋做好事,为您服务。”这一句话不仅长期写在他工具盒的内侧,更是深深地刻在了老人的心头。

在红梅社区的工作室内,王家治正在整理家电,这些都需要他来一一修理。图片来源:中国文明网·芜湖站

采访中,王老告诉记者,几年前老伴去世后,自己最大生活重心就是帮助他人,这样的生活简单而有规律,每天早上4:30起床,按摩养生、烧水、做早饭,然后赶首班公交车去赭山公园;午饭一定要回家自己做,往往是一荤一素……当我们一起走进老人位于东部星城的家时,老人过于朴素的生活还是让记者惊讶了一番。简单的居住环境中,最特别的莫过于原本客厅的位置已然成为一个“小型修理厂”,各种电器配件堆成了一座小山。面对记者的惊诧,王家治有些不好意思,“别人都说我这像个‘垃圾堆’……上次相亲找老伴,对方看见我家这样,都吓跑了……”老人笑着说:“没办法,很多东西不能扔,以后都用得到。”

“我不抽烟不喝酒,只有两个爱好,最大的那个就是帮人修东西。”在生活中,王家治还有一个不为人知的爱好——养生。为此,王老经常会泡泡药酒,按摩穴位,翻阅养生方面的书,只因“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养生让我身体健康,才有资本去服务别人”。在老人的书房里,垒起来的厚厚几叠书中,除了养生保健方面的书籍,便是《电磁炉维修技能》、《新型电冰箱500例》、《新型洗衣机故障检修学用速训》等各种新技术学习的资料书。“学到老活到老。”王老告诉记者,时代在进步,各种新型家用电器越来越多,他必须不断地学习。

“虽然我已经77岁了,但做好事一辈子不嫌老。”采访最后,王家治坚定地告诉记者:“只要身体允许,我一定会干到干不动的那一天……”

(本网根据稿件《古稀老人53载走街串巷献爱心》、《古稀老人王家治助人为乐五十三载 做好事一辈子不嫌老》等综合,感谢中国文明网·芜湖站提供素材。)

编辑点评

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每天帮人修理小家电,这都是日常小事,但在历经时间的洗礼后,呈现出的便是无垠的大爱、大道理。纵观王家治老人几十年做好事的足迹,不难发现,这并非是他心血来潮的一时冲动,而是他回报社会回报党的实实在在的行动,而这一行动一坚持就是53年。步入古稀之年的老人,没有在家安享晚年,而是每天东跑西颠的到处帮人修理小家电,并把这种爱的力量传递开来,这不仅是人情冷暖温度的升华,更是引领社会“真善美”风尚的好人正能量。

责任编辑:覃磊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