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城乡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的路径与对策

吉林:城乡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的路径与对策

摘要: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是实现教育公平发展的重要前提,也是一个长期复杂的社会工程,我省各相关部门只有合理地统筹城乡教育资源配置,围绕实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公平发展目标,坚持把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科学规划,采取积极措施,缩小城乡差距,才能实现我省教育发展公平。

教育公平是人类社会共同追求的理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和重大的民生问题。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重大战略决策: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实行公办学校标准化建设和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有效机制,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机制。因而,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公平均衡发展是体现公平正义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加快农村教育发展是促进教育公平的第一要务。

所谓教育公平,瑞典教育家胡森认为教育必须“起点公平,过程公平,结果公平”,提出了著名的教育公平三维度论。因而从城乡角度剖析我省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现状和教育公平问题,统筹优化城乡教育资源配置,对推进我省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实现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公平发展是我国教育改革所追求的重要目标,是关涉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与和谐社会构建的民生工程,更是我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中之重。其次,有助于拓展我省城乡义务教育公平的研究视域,深化城乡义务教育公平理论和策略研究,弥补当前我省城乡义务教育公平研究的不足。再次,可优化我省城乡义务教育公平研究的新路径,有助于构建我省城乡义务教育公平的推进策略,向农村地区、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区域差距和校际差距。最后,有助于探索我省城乡义务教育从低位均衡走向高位均衡的可能路径,提供我省城乡综合改革决策,化解“三农”问题,推动新农村建设,促进我省城乡一体化进程。

但近年来,由于我省现有的政治经济环境,教育过程公平问题日益突出,城乡义务教育的差异不断扩大。首先,依据2013年吉林省教育事业统计公报和统计年鉴资料来看,长春市市区2012年普通中学在校生100601人,专任教师9565人;而县级市榆树市普通中学在校生33823人,专任教师2802人,城乡生师比分别为12.071:10.518,据此可以得知我省城乡教师有缺口现象。其次,城乡中小学教师队伍结构中,农村初中专任教师和双语教师缺编严重,农村代课教师仍然存在;并且市区教师年龄分布总体呈年轻化状态,而农村中小学教师总体呈现老龄化倾向。再次,从我省生均教育经费来看,长春市城市义务教育生均教育经费从2005年的2371.18元/人增加到2010年的4022.21元/人,增幅达70%;而农村义务教育生均教育经费从1106.25元/人增加到2625.33元/人,增幅达137%;城乡生均教育经费整体都呈上升态势;虽较城市相比,农村增长更快,但城乡差距指数均未达到均衡状态,差距1396.88元。最后,从生均公用经费和办学条件来看,长春市城乡义务教育生均公用经费持续增长,办学条件得到改善,普通初中生均校舍建筑面积由8.7平方米增加到10平方米,生均图书由19.8册增加到22.2册,每百名学生拥有计算机9台。而农村义务教育生均公用经费仅占30%,教育经费紧张是许多农村中小学资源配置未均衡的首要问题。

由于我省城乡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的现状与各种问题,为推动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省政府各相关部门只有合理地统筹城乡教育资源配置,实践有效地教育资源配置路径和机制,才能促进我省教育发展公平。

责任编辑:艾磊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