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转型:迈向中高端创造新空间
2014年地方增速最慢的几个省份,山西、黑龙江、辽宁等几乎都是传统产业集中的资源型省份。
正如水向低处流,经济发展的规律总是从低端起步,逐步迈向中高端。把握新常态,就要顺应经济规律,认识到我国经济发展出现的阶段性新变化。
过去多年那种粗放型高速发展的路子已经走到头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背后,是中国经济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阶段的演化。
转型如同爬山,过程是艰难的,但登上山顶,就会进入一个新的境界。
党中央国务院对此作出了明确的部署。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切实把经济工作的着力点放到转方式调结构上来,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逐步增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服务业的支撑作用,着力推动传统产业向中高端迈进。
全国政协委员、经济学家贾康说,从产业结构看,中国传统产业比例过大,新兴产业规模偏小,科技创新空间很大。尤其是服务业,仍有很大的需求和发展空间。
“现在我手上一共有十几个海外项目在同时跟进,包括老挝、泰国、美国、俄罗斯、匈牙利-塞尔维亚、摩洛哥……同时还在跟踪印度高铁项目。”中国铁路总公司国际合作部主任陈觉民说。
今天,以高铁为代表的“中国建造”已成为中国的新名片。在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以高铁、核电为代表的中国装备制造业正在成为中国产业由低端迈向高端的新引擎。
做好区域协调发展的大文章,必将释放更加充分的新机遇。
去年以来,“一带一路”、京津冀、长江经济带三大区域发展战略稳步推进,联动、协调、转型这些区域发展的新亮点,定义了区域协调发展带来的新机遇。
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表示,中国经济正处在一个深层次调整期。旧的增长点逐步淡出,新的增长点正在逐步营造出来。“调整期的一个重要现象就是各种新的增长点不断涌现。”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